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奇異果之「奇異」

奇異果(kiwi fruit)營養豐富,很多人都愛吃,「奇異」兩字就是英語 kiwi 的音譯,但大家有沒有想過 kiwi 本來是甚麼意思呢?


首先要說一說奇異果的主要出口國:紐西蘭。在西方國家未移民到紐西蘭前,當地住了一群土著叫毛利人(
Maori),kiwi 就是源自毛利語,本意是指紐西蘭特產的一種鳥類,中文叫「鷸鴕」,後來成為紐西蘭的國家象徵,kiwi 於是多了個含義指「紐西蘭人」。
(注意:紐西蘭人並不喜歡這稱呼,情況就像美國人不喜歡被叫 Yank,中國人不喜歡被叫支那人。)

kiwi(鷸鴕

再說回奇異果,其實奇異果的原產地不是紐西蘭,而是中國,據說是一位紐西蘭女士把奇異果的種子由中國帶回祖國培植,從而發揚光大,當時紐西蘭人把這種新水果稱為
Chinese Gooseberry(中國醋栗)。大約在六七十年代,奇異果開始出口到美國,當時美國與中國關係交惡(正值冷戰時期),美國人不想把這種水果灌以 Chinese 的稱號,便想辦法改個別名,既然出產商是紐西蘭人(Kiwi),就索性改為 kiwi fruit,「奇異果」從此誕生。

由此可見,一種水果的名字起源也可以涉及政治目的,時至今天,很多華人還以為奇異果是紐西蘭原產物,異國他鄉得有點諷刺,殊不知奇異果本來就是來自中國,還有個特別的名字叫「獼猴桃」,因與獼猴皮毛的質地和色澤相像而得名,相比「奇異果」,「獼猴桃」一名更別出心裁。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英語短語:耳朵篇

上回說了有關眼睛的短語,這次再談一些關於耳朵的短語。以下的例句都是摘錄自語料庫,並附上中譯,希望幫到各位讀者朋友。

be all ears
be all ears 形象上就是指人人都豎起了耳朵傾聽,換言之即是說有些重要的事令到人人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細聽」,以免有所遺漏,例如:
‘We are all ears in terms of ideas and innovations that may provide the company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the financial side,’ Meredith said.(「對於可能給公司的財政方面提供競爭優勢的意見和創新概念,我們都在靜心傾聽。」梅雷迪思說。)

music to one’s ears
人人都喜歡音樂,好聽的曲調更能令人舒暢開朗,所以 music to one’s ears 就是比喻為「令人喜悅的言語」、「中聽的說話」、「佳音」,例如:
I suppose that comments like that are music to your ears?(我想那樣的言論正正就是你渴望聽到的吧?)

play it by ear
這個短語是出自 play sth by ear,原是指不看樂譜而單憑聽力或記憶演奏,例如說 Colin played the music by ear(科林憑記憶把樂曲演奏出來),後來引申出 play it by ear,意思是說「事前沒有計劃,根據實際情況而見機行事」,例如:
Until we can get something definite sorted out, we are having to play it by ear.(在我們還沒能把某些確切的事處理好,暫時只好隨機應變了。)

turn a deaf ear to sth
deaf 是「聾的」,用失聰的耳朵去對待某事,跟 turn a blind eye(視若無睹)意思相似,即對某事「充耳不聞」、「裝作聽不見」,一般都是指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例如:
How could people turn a blind eye or a deaf ear to the horrors that they suffered?(人們怎麼能對所承受的恐懼視若無睹、置若罔聞?)

wet behind the ears
這個短語帶有貶義,甚麼人的耳朵背後會是濕的?恐怕是初生嬰兒或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wet behind the ears 就是用來形容人「年少無知」、「乳臭未乾」,多數是指剛踏入某行業或做某工作的人因缺乏經驗而給人一種未曾看過世面的感覺,例如:
Mr Toshiki Kaifu, Japan's prime minister, may still be a little wet behind the ears but, not for the first time, he has confounded his more experienced rivals.(日本總統海部俊樹看來可能還略欠經驗,但他已不是第一次挫敗他那些更有經驗的對手。)

with half an ear
用一隻耳朵聽已不太投入,用半隻耳朵聽則更是幾乎不想聽,所以 with half an ear 是用來形容人在聽某事時「心不在焉」、「似聽非聽」,還可能想着別的東西,例如:
When the others spoke he listened with half an ear, made up his mind what course to follow and followed it without hesitation as though no other were possible.(當其他人說話時,他只是似聽非聽,下定決心之後該做甚麼,並且毫不猶豫地進行,像是已沒其他可行的辦法。)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畀」還是「俾」?

廣東話有兩個字經常引起混淆:「」和「」。這個問題網上也有不少人討論過,筆者再提出來加以補充。

」和「」本來是兩個獨立的字,各司其職,但由於兩字同音,意義上也有點含糊,所以自民初以來兩字一直都有人書寫,但近幾十年香港媒體在報刊上如果想引用廣東話幾乎一律選用了「」,以致「」開始被人遺忘,事實上正確的用法又是否如此呢?以下不妨舉出幾個常用的意思,看看哪個才是原來的用字。

「給予」
表示「我給他一部手機」,應該說「我部手機佢」還是「我部手機佢」呢?這個意思非常普遍,也是最多人誤用的,要知道原來的本字,只能考查典籍,根據《詩經˙小雅˙巷伯》記載:「取彼譖人,投豺虎,豺虎不食」,當中「投豺虎」一詞的意思就是「把誣陷別人的小人扔給豺虎吃掉」,故此「」解作「給予」古已有之,平時想表示此意該用「」,例如「媽咗零用錢我」(媽媽給了我零用錢)、「老師咗本參考書我」(老師給了我一本參考書)、「幫我拎個袋佢」(幫我把這個包拿給他)。

「令到」
表示「不要令到自己受傷」,應該說「唔好自己受傷」還是「唔好自己受傷」呢?這次牽涉到「」字的本意,根據《左傳˙成公十三年》記載:「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意思是「使我們的惠公能夠供奉晉國的祭祀」,由此可見「」的原意是「使」、「令到」、「讓」、「把」,後面跟隨的意思多指達到某種效果,如「眾周知」就是「使所有人都知道」、「有所悟」就是「令人有所領悟」,所以說「不要令到自己受傷」應該是「唔好自己受傷」,又例如「扭好個蓋,唔好水流出嚟」(把蓋子擰緊,不要讓水流出來)。

「容許」à「被動」
表示「不要讓賊進屋」,應該說「唔好賊入屋」還是「唔好賊入屋」呢?留意這裡的「讓」不同上面的「讓」,此處的「讓」是「容許」、「任由」的意思,由於「」和「」在某些意義上都可以由多重意思的「讓」來代替,很多人經常分不清箇中的含義,如果想表達「容許」之意,應該要用「」,因為「容許」就是「給予別人做某事的機會或權限」,因此該由表示「給予」的「」才正確,所以上句「不要讓賊進屋」要說「唔好畀賊入屋」,基於這個意思,「」可衍生出「被動」的意思,書面上可以表示「被」、「給」、「受」、「遭」,例如「唔好人發現」(不要讓/被人發現)、「我就快佢激死啦」(我快要給他氣死了)、「佢成日老婆鬧」(他老是被妻子責罵),「點解你佢呃都可以當冇事發生」(為甚麼你給他欺騙也可以當作沒事發生)。

「假如」
表示「假如你是我,你會怎麼辦?」,應該說「着你係我,你會點做?」還是「着你係我,你會點做?」呢?這個意思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但如果由「」和「」的原意去推敲,似乎用「」較為合理,因為「假如」可以理解為「給予一個假設的情況」或「容許在某個假設的情況下」,所以上句「假如你是我」應該要說「着你係我」,又例如「着我有咁多錢,我就唔使捱得咁辛苦」(假如我有那麼多錢,我就不用挨得如此辛苦)。

由以上各種意義來看,「」的意思明顯較「」為多,而「」表示「使」的意義實際上在口語裡很少會用到,所以日常生活中理應是「」才是常用字,不過本港傳媒以及大多數港人一窩峰地使用「」,現在會寫「」的反而屬少數,筆者也知道語言運用是約定俗成的,他日如果絕大部分人都一概用「」而棄用「」,可能「」就從此消失了,不論結果如何,至少我們也須知道「」和「」原為兩個獨立的字,不是異體字或錯別字。

(最後提一提,香港著名樂隊 Beyond 以前有首經典金曲叫《面派對》,雖然歌名和歌詞都用了「面」,但正確來說應該是「面」,因「面」即是「給面子予對方」,普通話又稱為「賞臉」。)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英語短語:眼睛篇

學習英語除了要熟記詞彙和語法,也要學懂一些固定的短語,英語人士可能經常把這些短語掛在嘴邊或寫於筆下,而當中有很多並不能從字面推斷其真正意思,平時要多翻查辭書、工具書或網上教學平台。以下筆者抽取了一些有關眼睛的常用短語,並附上摘錄自語料庫的例句和中譯,希望可以有效幫助各位讀者朋友。

a bird’s eye view
人類不能飛行,只能看到平面上的東西,但鳥類在天空中卻可以環視四周的景物,所以 a bird’s eye view 就是「鳥瞰」或「俯視」,從高處張望周圍的景色,例如:
Visitors to the Heritage Plaza can enjoy a bird's eye view of the facilities in one of the centre's special ‘armoured’ cars.(到克里達斯廣場的遊客可以盡情鳥瞰中心內其中一部特製裝甲車的設備。)

can’t take one’s eyes off sb/sth
意思是「對某人或某物不能轉移視線」,要達至這個效果,通常是天姿國色的美人或新奇有趣的事物,才能令人目不轉睛地凝望,例如:
I can't take my eyes off this beautiful woman and as if sensing my gaze she hurries off to the adjoining room to get dressed.(我一時間無法將目光從這個美豔絕倫的女人移開,她好像察覺到我在盯着看,匆忙跑到隔壁房間更換衣裝。)

catch one’s eye
字面意思是「快速地捕捉某人的眼球」,通常指人忙着做某事時,突然有些東西很惹人注目,讓人不期然地細看一陣子,這個短語衍生另一個形容詞 eye-catching,意思是「搶眼的」、「引人矚目的」,例如:
As I flicked through the pages one Friday evening an advertisement caught my eye.(某星期五晚上,我隨意地翻頁瀏覽,突然瞥見一則廣告。)

eye contact
這個短語十分常見,contact 是「接觸」、「交流」的意思,eye contact 就是指兩個人雙眼望着對方,中文一般叫作「目光接觸」、「眼神交流」,如果想避開別人的目光,可以說 to avoid eye contact,但職業培訓師一般勸人面試時要 keep eye contact,才顯得有禮貌和自信,例如:
In some cultures eye contact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strictly forbidden outside the immediate family.(在某些文化中,嚴禁直系親屬以外的男女之間有眼神接觸。)

in the public eye
一些名人或事件如果經常出現在公眾的視線範圍內,那就無人不曉了,而要令到公眾都有所聽聞,一般要通過電視的報道、報刊的採訪,故 in the public eye 意思就是因常常公開露面而變得「廣為人知」、「眾所周知」,例如:
These offences are very much in the public eye, due to the appalling scenes that we saw on television.(我們在電視上看過一些駭人的犯案片段,這些罪行都已街知巷聞了。)

the apple of sb’s eye
如果有看電影《那些年》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個短語的意思了,該電影的英語譯名正是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這短語在英語中很早已存在,除了《聖經》有記載,不少作家也有引用,字面意思是「某人眼中的蘋果」,實際上是指「某人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可以形容心愛的人或物件,例如:
Her only daughter, the apple of her eye, had been brawling in the street.(她視為心肝寶貝的獨生女竟不斷在街上鬧事。)

the naked eye
naked 意思是「裸露的」,而 the naked eye 就是指「肉眼」,即不需任何工具或儀器,單憑雙眼就可以看到,中文說的「憑肉眼」,英語可以說 by / with the naked eye,例如:
Some observers can see it with the naked eye under ideal conditions, though I certainly cannot.(雖然我怎麼也做不到,但有些觀察員在理想的環境下能憑肉眼看到它。)

turn a blind eye to sth
blind 是「瞎的」、「盲的」,用失明的眼睛看待某事,意思就是「視若無睹」、「裝作看不見」,一般用來指因對某些不好的事沒有辦法,故假裝不知道,例如:
He would prefer to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problem of asylum seekers around the world.(對於世界各地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問題,他寧可視而不見。)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一派「胡」言

今天不如說一說「胡」這個字吧。

在中國古代,「胡」是指來自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歷史上就有「五胡亂華」這一段時期,這些北方和西方的族群就稱為「胡人」。

中國古時以中原地區為華夏民族之中心,源自非中原地帶的東西會配以「胡」字來修飾,例如中國本有白蘿蔔,由西方異域傳來的紅色蘿蔔就稱為「胡蘿蔔」,類似的例子還有「胡椒(粉)」、「胡桃」等,這個「胡」帶有濃厚的地域意識。

古時由於胡人被視為外族,對漢人來說,「胡」含有沒文化、沒教養、任意妄為的意思,故此跟「胡」配搭的詞語多帶有貶意,如「胡鬧」、「胡扯」、「胡言亂語」、「胡說八道」、「胡作非為」等,詞語「一派胡言」本來就是指中原漢人聽不懂胡語,認為對方亂說一通,這個「胡」其實頗有種族歧視之嫌。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更換國旗之論

澳洲和紐西蘭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仍然是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的成員國。這兩個英語國家除了保存不少英國文化外,連現時的國旗也保留着英國的米字旗(俗稱 the Union Jack)。不過,兩國自從脫離英國管治成為獨立國家後,一直以來都有國民主張更換國旗,近日紐西蘭正鬧得熱哄哄,現任總理 John Key 聲明如果在下屆大選勝出連任,會計劃以公投決定是否正式更換國旗。

國民之所以那麼響應更換國旗,原因有二:一是因為現有的國旗還保留着米字旗,明顯地呈現了過去殖民地時代的遺跡;二是與鄰國的國旗太相像了,沒有鮮明的特徵,令其他國家的人難以區分兩支旗。究竟澳洲和紐西蘭的國旗相似到甚麼程度?當中有哪些細微的區別呢?

首先,兩國的國旗都以藍船旗(Blue Ensign)作為背景,所謂船旗(ensign)是指某國的船隻駛入外國水域時要懸掛在船上的一種旗幟,以識別其所屬的國籍。藍船旗就是英國政府專用的船旗,藍底代表海洋和航行,不少南太平洋國家的國旗都以藍船旗做底子,澳洲和紐西蘭亦不例外。(香港在 1997 年前的區旗都是以藍船旗做背景。)

藍船旗

澳洲國旗上一共有六粒星,由五粒「七角星」(7-pointed star)加一粒微小的「五角星」(5-pointed star)組成,全部白底。當中左下角最大粒的七角星代表澳洲的「六個州及一個特區」,而右面五粒星的排列代表南十字星座(英語正名是 Crux,但一般人通稱為 Southern Cross),象徵南太平洋著名的夜空景色。

澳洲國旗

紐西蘭國旗上只有四粒星,全部都是「五角星」和白邊紅底5-pointed stars in red, outlined in white。這四粒星的排列同樣代表南十字星座,但不知是否與澳洲的經緯度有差別,中間沒有一粒特小的星號。

紐西蘭國旗

由此可見,澳洲和紐西蘭兩支國旗的分別只在於七角星和五角星的數目、顏色和排列,若非放大來看,一時之間未必可以立刻辨認出哪支屬於哪國。聽過一則新聞,很多年前澳洲總理訪問加拿大,當時在首都渥太華掛滿旗幟歡迎總理的光臨,卻發現所掛的竟是紐西蘭國旗,令地主國加拿大好不尷尬,難怪更換國旗之論擾攘多年。

註:「澳洲」是香港和台灣的叫法,內地叫「澳大利亞」;「紐西蘭」也是香港和台灣的叫法,內地叫「新西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