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創意無限的 ship

前幾天看報章,提到牛津詞典最近收錄了一批新詞,當中有一個挺特別,筆者估計未來可能會很流行。

大家先看看這句英語:Aunt Marie is hoping to ship Brandon and Chloe.

乍看之下,未必猜到句子在說甚麼,因為本解作「船」的 ship 即使用作動詞,一般都是指「運送某物到某地」或「把某產品推出市場」,然而用在人身上又怎麼解釋呢?原來這裡的 ship 是另一個詞 relationship 的縮寫,據說這個用法是出自網上同人小說(fan fiction)的二次創作,一些網民看了電視劇、電影、小說或漫畫後,對於裡面的主角未能相戀或被錯配了對象感到非常可惜,故此發揮無限創意,把原來的故事再延伸或改編,ship 作為名詞原先用來指一對戀人的關係,而作者把本來未能發展愛情的主角拉攏在一起就是 to ship 的意思,用地道一點的中文來說就是「撮合」、「做…的媒人」,上句意思即是說「瑪麗姨姨希望撮合布蘭登和克洛伊」。

香港人平時講廣東話,最喜歡夾雜一些英語的字詞,ship 的這個最新用法那麼新奇有趣,可能不久後就會掛在年輕人的嘴邊,例如說:「你係咪想 ship 埋佢地呀?」(你是否想撮合他們呢?)

談到 ship 這個詞,不得不提另一個港人專用的地道口語,時下很多大學生經常會問:「你今年攞咗幾多船呀?」,字面意思是「你今年拿了多少『船』呢?」,不諳廣東話的人恐怕會摸不着頭腦,學生拿「船」來幹甚麼?其實這兒的 ship 來自另一個詞 scholarship(獎學金),問人「拿了多少『船』」即是問「拿了多少獎學金」,有時候真的很佩服香港人那種用詞的靈活性,既幽默又機智。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十大意大利語詞彙

繼西班牙語後,實在不能少了意大利語。意大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心,對歐洲的藝術文化貢獻鉅大,全國多個城市更是集復古和摩登於一身的大都會,同時亦是聞名中外的美食之都,各款麵食(pasta)風行全球,走到世界每個角落都總會發現意大利餐廳,故此意大利語進入英語的詞彙中,大部分都是關於藝術、音樂、戲劇、文學、建築、時裝、飲食、烹飪等範疇,如果說意大利語為英語提高了不少格調和情操,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以下筆者選了十個具代表性的意大利語詞彙,按字母順序排列,再從語料庫 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摘錄一些例句配上翻譯,讓大家感受一回意大利的風情:

1. balcony
balcony 是一種建築的設計,指房屋或大樓外壁延伸出去的一處平台,中文一般稱作「陽台」(可能有頂遮蓋)或「露台」(沒有任何遮蓋),這種設計的優點是把室內再拓展一點空間,好讓住客能夠享受明媚的陽光或觀看漫天的繁星,並且呼吸新鮮的空氣,實在一點可以擺放盆栽或晾曬衣服,外圍多為欄杆,增添美感。balcony 源自意大利語的 balcone,原是指建築工人為了站在外牆粉刷和裝修房子而搭建的 scaffold(腳手架,俗稱「鷹架」),後來流行室內設計,balcony 一詞才專指這種舒適優雅的建築,例如:
The twin bedrooms are all spacious and have front sea view, carpeted balcony, telephone, mini-bar and colour TV.(這些配備兩張單人牀的臥房,地方寬敞,皆設有正面的海景、鋪滿地毯的陽台、電話、小型酒吧和彩色電機。)

balcony

2.
casino
這詞對華人來說恐怕無人不曉了,因為去過澳門的人都知道 casino 就是「賭場」,世界三大著名賭城包括拉斯維加斯(Las Vegas)、蒙地卡羅(Monte Carlo)和澳門(Macau),不過 casino 本來與賭無關,它來自意大利語的 casahouse),casino little house,原是用來供上流貴族娛樂休閒的別墅式小屋,本來是唱歌跳舞的正經場所,後來可能有人引入賭博遊戲,才慢慢演變成今天合法經營的賭場,例如:
Promotion in this department is by ability and it is quite possible for a slot cashier to eventually reach the level of casino manager.(本部門的晉升以能力為據,即使是一名角子老虎機的出納員最終也很可能擢升到賭場經理的水平。)

3. fresco
意大利畫家輩出,畫風獨特,其中一種享負盛名的就是 fresco,所指的是在鋪上灰泥(plaster)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繪畫圖案,中文稱為「壁畫」,或「濕壁畫」,要強調「濕」是因為這種畫要趁灰泥還未乾時盡快畫好,待灰泥乾透後,圖畫就能永久保存在牆身而不易被磨滅,fresco 一詞在意大利語即是英語的 fresh,意指剛剛鋪上灰泥還是濕潤的狀態,西方的壁畫歷史悠久,自古以來都是偉大建築物的必備圖案,而且多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例如:
The church dates from the eleventh century and is magnificently decorated by fresco paintings in the narthex, dome, apse and on the walls.(這座教堂始於 11 世紀時建造,教堂內的前廊、圓頂、半圓後殿以及牆上都以富麗堂皇的壁畫做裝飾。)

fresco

4.
graffiti
這詞就是現時在世界各地越來越盛行的「塗鴉」,指在公共場所特別是牆上留下有意識的標記,可以是圖畫或文字,顏色鮮艷奪目,今天已被視為街頭藝術的次文化,多為年輕人表達志願或諷刺政治的一種宣泄方式,因牽涉塗污公眾地方,所以未經許可一般都屬違法。graffiti 在意大利語來自 graffito,意思是 scratch(劃下痕跡)或 scribble(亂塗亂畫),早期的 graffiti 是用尖利物在牆上刮出圖案,現代則多用噴漆顏料,而中文「塗鴉」一詞在古時已有,原指小童在詩書上亂畫,「塗」有隨意塗抹之意,而「鴉」則是指顏色如烏鴉般黑,例如:
The next morning a mysterious piece of graffiti — the word ‘quiz’— appeared all over the pavements and buildings of the city.(第二天早上,一幅神秘的塗鴉,畫有 “quiz” 一字,出現在市內所有路面和建築物上。)

graffiti

5.
macaroni
意大利的麵食千變萬化,形狀款式琳瑯滿目,當中華人比較熟悉的一定包括 macaroni,亦即我們經常在早餐吃的「通心粉」(又稱「通心麵」,港人簡稱「通粉」),通心粉在各種意大利麵食中相對較短,呈半月形,特點是中間空心,香港茶餐廳的早餐一般都會提供「火腿通粉」。macaroni 出自意大利語的 maccarone,複數為 maccaroni,不過意大利語現在的拼法已變為 maccheroni,例如:
Make sure the macaroni is well drained and place it in a bowl along with the celery, onion, parsley, green and red peppers, salts and pepper.(要確保通心粉已過了水,並把它連同芹菜、洋蔥、歐芹、紅綠椒、鹽和胡椒粉放在碗裡。)

macaroni

6.
novel
喜歡看書的人都會讀過小說,若想表示小說類的作品,英語統稱為 fiction,但若再細分長短,novel 一般就是指長篇小說,而 novel 一詞源自意大利語的 novella,不過這當中涉及一點詞義的變化,意大利語的 novella 本是轉自 novellonew),表示「創新的故事」,但 novella 在意大利文學卻是指 short story(短篇小說),而 novella 也有收進英語,但意思是「中篇小說」,至於 novel 在意大利語則是 romanzo,所以 novel 雖是出自意大利語,但所指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同,例如,
‘Great Expectations’ is a novel about growth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contentment,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how money corrupts.(《遠大前程》這部小說是關於成長、個人發展、知足、人際關係和金錢如何腐敗。)

7. scenario
scenario 是一個戲劇用語,指戲劇中描述故事發生背景的劇情概要,一般包括舞台的出入口、人物、動作、情節簡介等,並張貼在後台給工作人員作指示,scenario 在意大利語就是 scenery(舞台佈景)之意,不過 scenario 在英語較常用的意思是引申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設想、預料等,例如:
Anyone forecasting such a scenario just five short years ago would have been certified completely insane.(任何人在短短的五年前就預測到這樣的情況也會被認定為十足的精神錯亂。)

8. spaghetti
要數意大利麵食最出名、最通行的應該是 spaghetti,中譯「意大利麵」或「意大利粉」(港人簡稱「意粉」),連名稱也不能去掉國名,簡直是國家的美食象徵。意大利麵之所以在華人地區廣泛流傳,據說是因為它的形狀和質地最接近華人的飲食習慣,而且烹調方法五花八門,是一般餐廳的必備之選,在香港的茶餐廳,如果想吃「焗飯」(baked rice),通常都可以選擇配飯還是意粉。spaghetti 在意大利語中來自 spago,意思是 string(線條),由於意大利麵形似細線,意大利人就以 spago 的指小詞 spaghetto 轉為複數 spaghetti 來叫這種麵條,例如:
How did the Italians eat spaghetti before the advent of the tomato?(在番茄面世之前,意大利人是怎麼吃意大利麵呢?)

9. tempo
看了這個詞,別以為與某紙巾品牌有關,兩者毫不相干。tempo 在英語中是個淺白易明的詞,指一段音樂的拍子或節奏,但 tempo 在意大利語原來更加簡單,就是等於英語的 time,那麼為何英語要用一個意大利語來表示樂曲的節奏呢?原因是以往的古典音樂有不少是意大利人所作,樂譜自然用意大利語所寫,當時他們就選了 tempo 來標示一首曲子進行的速度,時至今天,tempo 也可以引申為事態發展的速度,例如:
Of course, a good melody will sound fine at any tempo, so play slowly and gradually pick up speed.(當然,一段好的旋律在任何節奏聽起來都會悅耳,所以先慢慢地演奏,然後逐步跟上拍子的速度。)

10. tiramisu
喜歡吃西式蛋糕的你一定知道甚麼是 tiramisu,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意大利芝士蛋糕(港人稱乾酪或奶酪為「芝士」),中文譯作「提拉米蘇」,tiramisu 的做法是把浸過咖啡和朗姆酒(rum)的手指餅乾(ladyfingers)混合奶油、雞蛋、巧克力、糖和一種叫馬斯卡彭(mascarpone)的芝士,表面再撒上一層可可粉而成,tiramisu 在意大利語的寫法是 tiramisù,這個名稱的含義也挺有趣,它字面上其實是一個片語 tira-mi-su,用英語說就是 pick me up,中文即是「帶我走」,聽起來份外嬌俏可人,令人更渴望買回家大飽口福,例如:
Nicolo watched as Caroline spooned the last bit of tiramisu from her dessert plate.(尼可羅看着卡羅琳從甜品碟上用匙舀了最後一塊提拉米蘇。)

tiramisu

除了以上之外,英語中常見的意大利語詞彙還有
a cappellabroccolicappuccinocellociaoconcertoghettolattepianopizzasalamisolostudioumbrellaviolaviolin 等等,大家知道所有這些詞的意思嗎?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十大西班牙語詞彙

筆者之前寫過法語和德語的十大詞彙,反應不俗,這回決定寫一寫西班牙語的十大詞彙。西班牙語進入英語的詞彙中,固然有一些是來自西班牙本土,但更多是來自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區,因為這一地帶有不少航運貿易,又與美國人往來頻繁,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先把西班牙語帶進美式英語,再傳遍世界各地。這些本是來自西班牙語的詞彙,因為最初源於加勒比海地區的海上貿易、美國西部的牛仔活動、美洲一帶的風土人情,所以大部分都是與海運、動植物、飲食、景色等等有關。以下筆者選了十個具代表性的西班牙語詞彙,再從語料庫 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摘錄一些例句配上翻譯供大家參考,按字母順序排列:

1. abalone
這個英語未必人人都懂,但中文一定誰人都知道,因它就是價值連城的「鮑魚」。鮑魚是中華地區的名貴食材,所謂「鮑、參、翅、肚」,鮑魚居於首位,可見其在華人心目中的地位。英式英語表示「鮑魚」的用詞本來是 ormer,後來美國引用西班牙語的 abulón,複數為 abulones,進入美式英語後變成 abalone,這詞現在已取代了 ormer 通行全球,例如:
This has brought them into conflict with the fishing industry as the harvesting of abalone is commercially important.(由於捕獲鮑魚在商業上很重要,這令到他們和捕魚業產生衝突。)

abalone

2.
barbecue
這個詞誰都該知道了,因「燒烤」實在是太普遍的戶外活動,barbecue 在西班牙語的寫法是 barbacoa,本義是指用來醃製或晾乾魚或肉的木架,後來引申至直接放在上面燒烤食物的烤架,到二十世紀初才出現燒烤作為野餐的一種方式,今天 barbecue 一詞既可指燒烤的活動,也可指燒烤用的烤架,例如:
In the afternoon we went to a barbecue at our son's house, and then, after a shower and a rest, we were off again to a buffet and reception in the town hall.(下午我們去了兒子屋裡燒烤,之後沖了個淋浴,休息了一會,再出發去市政廳舉行的自助餐和招待會。)

3. embargo
這詞起源與海上貿易有關,當一個國家經濟受到威脅,貿易出現虧損,又或出於政治原因想對付另一國的強勢,會考慮實施貿易禁令,用經濟制裁的方式與之抗衡,embargo 就是指「禁運」,本來用於農作物和畜牧的運輸,現在亦廣泛指石油、武器、核原料甚至黑工的禁運,例如:
However, domestic supplies of low-sulphur oil were inadequate to meet the potential demand and the oil embargo of 1973 dramatically highlighted this problem.(不過,當地國內供應的低硫磺石油不能滿足潛在的需求,而 1973 年實施的石油禁運更把這個問題明顯地呈現出來。)

4. fiesta
西班牙語的 fiesta 即是英語的 feast(盛宴),fiesta 進入英語後也是專指西班牙語國家普天同慶的宗教節日聚會,不過現在 fiesta 已經普及到可以指任何狂歡的派對、宴會或舞會,香港歌星劉德華曾經也有一首流行曲叫《夏日 Fiesta》,例如:
The festival was a theatre-and-music fiesta devised for the villagers and attended by the experimental cognoscenti of the world.(這個節慶是專為村民而設的大型歌舞派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實驗專家都有出席。)

5. guerrilla
guerrilla 在中文的意思是「游擊隊員」guerrilla warfare 就是「游擊戰」所謂「游擊」是指埋伏暗處伺機偷襲敵人的方式,游擊隊的出現是因為敵軍實力雄厚,若以己軍猛力對抗只會落敗收場,所以要絕處逢生唯有投機取巧,召集非正規的軍隊,多為受過兵役但沒參軍的民眾所組成,利用對地形十分熟悉的優勢,佈下陷阱,然後四處埋伏,見機突襲,破壞敵方的陣營,擾亂軍心。guerrilla 一詞出自西班牙語的 guerra(意思是「戰爭」,即英語的 war),配上後綴 -illa 表示「小戰爭」,相傳此詞是 Peninsular War(半島戰爭,1808–1814,起因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聯手抵抗法國拿破崙入侵)之時傳入英語的,例如:
Military analysts estimated that control of over 2,500 sq km of territory had been lost to the guerrilla forces in six weeks.軍事分析員估計游擊隊在六星期內已控制了超過 2,500 平方米的領土。)

6. marijuana
marijuana 就是我們平時在報章上見到有明星藝人吸食的「大麻」,這種植物在醫學上雖有止痛作用,但服食劑量過多會致命,且容易上癮及出現精神幻覺,所以多數國家仍然禁止非法服用和販賣大麻。marijuana 源自西班牙語的 marihuana,據說是出自墨西哥的西班牙語(Mexican Spanish),英語本來也有 cannabis 一詞,但多用於學術上,通俗說法一般用 marijuana,例如:
Figures for illegal drugs are harder to come by, but around 2 million Americans are thought to take cocaine, and many more than that have smoked marijuana.(使用非法毒品的數據較難收集,但普遍認為美國大約有二百萬人服用可卡因,而有更加多的人吸食過大麻。)

7. rodeo
rodeo 所指的是流行於美國的牛仔競技表演或比賽,與西班牙的鬥牛(bullfight)相似,不同的是,參賽者打扮為牛仔,騎着馬進行一連串高難度的騎術,最終要用繩索套住被追逐的牛。不過,牛仔競技和鬥牛一直以來都備受動物權益人士的強烈反對,認為是虐待動物之舉,在美國某些州及其他國家也試過禁止舉行。rodeo 在西班牙語中出自動詞 rodear,表示「旋轉」(to go round),其後用來指這項競技活動,例如:
Rodeo is to the United States what bullfight is to Europe: a ludicrous and cruel exploitation of animals which honours neither those who watch nor those who take part in such buffoonery,’ she wrote to the mayor.(「美國的牛仔競技就是相對於歐洲的鬥牛,同樣是對動物荒謬且殘忍的剝削行為,這種滑稽可恥的行徑不管對觀眾還是參賽者都不會感到光榮。」她對市長寫信說。)

rodeo

8.
tequila
喜歡喝酒的人應該聽過 tequila,這種酒產自墨西哥,烈性相當高,對於酒性多好的人,恐怕不下兩三杯也已醉醺醺了。tequila 一詞取自墨西哥的西班牙語,源自盛產這種酒的墨西哥小鎮 Tequila(特基拉),中文稱為「龍舌蘭酒」,龍舌蘭就是釀製此酒的原料,墨西哥為了保護這種國產的高消費商品及維持其品質水平,經常立例限制規管,例如:
It was with Laura that he had first tried hang-gliding, drunk tequila, fished in Alaska, eaten salt-water taffy, read Proust, watched a blue movie.(他自從和勞拉一起後,第一次試玩了滑翔運動、喝了龍舌蘭酒、在阿拉斯加釣魚、吃了鹹味的太妃糖、讀了普魯斯特的作品及看了一部色情電影。)

tequila

9.
tornado
tornado 就是非常猛烈的「龍捲風」,經常肆虐於北美洲、南美洲、歐洲沿岸和非洲南部,尤以美國的情況最為嚴重,亞洲地區較為少見,常見的是颱風(typhoon)。tornado 源自西班牙語的 tronada,但 tronada 在西班牙語只是解作「暴風雨」(thunderstorm),後來英語人士想找個表示這種天然現象的詞,便引用西班牙語的動詞 tornarto turn)加上 tronada 演變成 tornado,中譯的「捲」就有 tornar 的意味在內,例如:
More than twenty people were killed and hundreds injured when tornado storms struck the American Mid-West.(龍捲風侵襲美國中西部,造成二十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10. vanilla
聽到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大熱天的時候最想吃一杯冰淇淋(港人稱為「雪糕」),而 vanilla 就是大多數人都熱愛的香草味(港人取其音稱為「雲呢拿」)。vanilla 是由一種熱帶植物「香子蘭」所提煉出來的香料,稱為「香草精」,vanilla 是取自西班牙語的 vainilla,本義是指豆類植物的「莢」(pod),而香草精正正就是由香子蘭的豆莢中提取,後來英語收錄了 vanilla,主要用作冰淇淋或西式甜品的調味料,例如:
After months of experimentation he came up with a vanilla ice cream bar on a stick, bonded with cocoa butter to a coating of chocolate.(經過多個月的試驗,他終於想出一款香草味的冰條,結合了可可油和表面一層巧克力。)

除了以上之外,還有一些很常見的英語詞彙也是來自西班牙語,如 bananacanyoncargochillicigarguitarhurricanemosquitopapayapotatopumatobaccotuna 等等,可見西班牙語對英語的影響頗深。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菠蘿 = 松樹 + 蘋果?

菠蘿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熱帶水果,源自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域,後來傳入亞洲,如中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均是盛產地。說起菠蘿的英語 pineapple,不知讀者有沒有想過,pineapple 可分拆為 pine + apple,字面上是「松樹的蘋果」,真奇怪,菠蘿和松樹、蘋果毫無關係,何以會起了這個名字呢?


菠蘿和松樹雖然互不相干,但菠蘿和松樹的果實卻很相像,松果的英語是
pine cone,留意 cone 這個詞是專指球狀的果實,由此我們先明白了 pineapple pine,那麼菠蘿又與 apple 有甚麼關係呢?

pine cone(松果)

現在
apple 雖然解作「蘋果」,但最初 apple 一詞並不是此意。請看看以下對 apple 起源的解釋:

In Middle English and as late as 17c., it was a generic term for all fruit other than berries but including nuts.” (From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apple 在古英語原來是所有果實的通稱(包括堅果在內,但不包括漿果),換句話說,pineapple 起初就是指「松樹的果實」,後來歐洲人在南美洲發現了菠蘿,因外形與松果非常相似,就稱這種水果為 pineapple,而松果則改用了 pine cone 一詞,取代了 pineapple 的原意。

後世人如果不知道 pineapple 的出處,可能對菠蘿、松樹、蘋果三者的關係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學習詞源(etymology)是一門既有趣又實用的學問。

註:「菠蘿」是香港和內地的通行叫法,台灣一般叫「鳳梨」,而「鳳梨酥」更是台灣著名的食品,由於「鳳梨」在閩南語及台語的讀音與「旺來」相同,帶有好意頭,所以這種食品在當地十分受歡迎,是過年過節的必備禮品。

鳳梨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