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拿妳沒辦法

台灣小豬羅志祥的歌曲《獨一無二》有以下一句歌詞:

「越拿妳沒輒 越要妳見識我的獨特」

當中港人未必知道甚麼叫「沒輒」,其實這是一個方言(據聞是北京話),但首先要糾正一點,正確寫法應該是「沒轍」,因為原意與車的痕跡有關,網上卻有很多人誤寫了「輒」,而「輒」與車實則毫無關係。

所謂「沒轍」,就是「沒辦法」之意,相傳源自戰國時代,當時士兵若用馬車,會留下痕跡給敵人跟蹤,後來改用騎馬,策馬奔馳自然不露痕跡,敵人看不見車轍也就沒辦法追趕了,此乃「沒轍」之由來。

歌詞的「拿妳沒轍」即是「拿妳沒辦法」,用廣東話說就是「冇妳乎」。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把握「機會」

chance 這個字雖說不深,但要掌握得好可又不易,它既有多重意義,又穿插於可數與不可數之間,這與其淵源和引申義有關。

chance
是來自古法語 cheance(今日的法語亦拼作 chance),原先是一個賭博術語,意思是 the falling of dice,即骰子經搖動後落下的點數,後來引申為與 luck 同義,指「運氣、偶然、巧合」,這個意思仍然是現今法語 chance 的主要意思,英語中我們常說的 by chance(偶然、碰巧)就是源自法語的。

不過,當 chance 進入英語世界,意義就發生重大變化,不知從何時開始,chance 多了兩個更加常用的意思:一個是 possibility(可能性),如 There is little chance that the missing child could be found.(找回失蹤小孩的可能性很小);另一個是 opportunity(機會),如 He didn't give me any chance to explain.(他不給予我任何解釋的機會)。


chance possibility opportunity 都較為非正式,且可用於極廣的語域範圍,因此出現頻率非常高。chance 作為一個名詞,它的可數性飄忽不定,解作 possibility 既可數也不可數,解作 opportunity 是可數,解作 luck 則是不可數,究竟前面加不加 article 或用不用複數形式要看意思而定,例如之前所說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說 there is little chance 不用加 a,但換了 slim 則要說 there is a slim chance

另外,「機會」這個詞要特別留意,港人幾乎把「機會」等同「可能性」,例如上述例句 There is little chance that the missing child could be found,很多港人會說成「找回失蹤小孩的機會很渺茫」,其實「機會」的這個用法僅限於粵語,大陸人和台灣人不會用「機會」表示「可能性」,他們所說的「機會」是「時機」,如「把握機會」、「錯過大好機會」,至於港人常說某候選人「當選的機會」,這個「機會」嚴格來說應改為「可能性」,上面例句如果想保留「渺茫」,要說「找回失蹤小孩的希望很渺茫」。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房與屋

「房屋」就是供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指獨立式、有瓦礫等遮蓋物的建築,香港高樓大廈內分開的單位就不叫「房屋」了,應稱為「公寓」。

「房屋」一詞在大陸和香港是共用的,多為書面語,但「房」和「屋」若獨立使用,在兩地的意義則有些分別。

普通話一般把住宅稱作「房子」,房間則稱作「屋子」,這剛剛與廣東話相反,廣東話的「屋」是住宅,「房」是房間的簡稱,這可見於一些表示與房屋有關的詞語,如普通話叫「房主」即廣東話的「屋主」、普通話的「房契」即廣東話的「屋契」等,但一些約定俗成的詞語則是共通的,如「屋頂」不會叫「房頂」、「樓房」不會叫「樓屋」、「廚房」也不會叫「廚屋」。

不過,兩字搭配的詞語當中,還是以「房」居多,例如「房地產」(或「房產」)、「房展」(示範單位的展覽)、「房市」(房地產的交易市場)、「房基」(房屋的地基)、「房事」(夫妻間的性事)、「遠房」(關係較疏遠的親戚)、「房車」(這兒不是指名貴的汽車,而是內裡真的配備浴室、家具之類的旅行車)等等。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拳打腳踢

英語很多跟身體有關的動作詞語,既可作動詞,又可作名詞,詞性靈活,非常方便,若換了中文,要視乎有沒有對應的詞語而定。

就舉兩個最常用的例子 kick punch,中文表示 kick 幸好有「踢」,不過「踢」一般只作動詞,如果表示 give … a kick,中文要說「踢一腳/踢一下」,至於 punch 中文沒有一個單獨的動詞可用,起碼都要說「(用)拳打」,但「拳」在中文卻可作量詞,所以 give … a punch 可說「打一拳/擂一拳」。為甚麼古人為腳的動作造了「踢」字,卻不為拳頭造另一個字,真是天曉得!

不過,有次赫然發現幾種拉丁語系的歐語原來在表達以上的意思更為繁複,最奇怪的,kick punch 明明是指一個動作,照道理應該先有動詞,有沒有名詞也不太重要,但偏偏那些歐語是先有一個名詞,再從名詞上下功夫。以 kick 為例,西班牙語的名詞是 patada,轉為動詞要說成 dar una patadaliterally: give a kick),法語更麻煩,名詞要說 coup de piedliterally: strike by foot),轉成動詞要說成 donner un coup de piedliterally: give a strike by foot)。

換句話說,英語因為本身已有 kick 這個動詞,所以直接 kick 甚麼都可以,但西班牙語和法語等拉丁語系只得名詞形式,故此表示動作需要在名詞前加上一個動詞。中文一個「踢」就搞定,甚麼也不用加,突然間覺得方塊字方便得多。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人名知多少?

香港人普遍喜歡起個英文名字,連大陸同胞也不禁疑惑,為何我們稱呼同事、同窗多用英文名而很少直呼中文名,他們可能以為香港人崇洋,我倒覺得沒這麼功利,叫英文名純粹方便親切一點而已。

不過,英文名字背後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地方:

1. 有些名字本來是男性,在字尾稍為轉換拼寫就變成女性名字,例如:
(以下名字左男右女)
Alexander — Alexandra
Daniel — Danielle
Joseph — Josephine
Julian — Julia
Nicholas — Nicola
Patrick — Patricia
Paul Pauline
Stephen Stephanie
Victor Victoria

2. 有些男女名字同出一轍,但重音位置有別,例如:
'Dennis — De'nise
'Louis Lou'ise
'Simon Si'mone

另外,有些名字讀音雖然一樣,但男女拼寫有少許差別,例如:
FrancisFrances
Leslie — Lesley
Vivian — Vivien / Vivienne

3. 有些名字男女皆可用,但它們其實是不同字的縮寫,例如男性 Sam Samuel 的縮寫,女性 Sam Samantha 的縮寫;男性 Chris Christopher 的縮寫,女性 Chris Christine 的縮寫。

4. 很多以 -y -ie 結尾的名字其實是來自另一個拼寫較長的字,例如:
男性
Andy — Andrew
Danny — Daniel
Ricky — Richard
Terry — Terence
Eddie — Edward
Ronnie — Ronald

女性
Becky  Rebecca
Cathy — Catherine
Jenny — Jennifer
Mandy — Amanda
VickyVictoria
Debbie — Deborah
Jackie — Jacqueline
Jessie — Jessica
Maggie — Margaret
Winnie — Winifred

5. 此外,有一些名字拼寫很短,實際上也是來自另一些拼寫較長的字,例如:
男性
Ben — Benjamin
Brad — Bradford
Fred — Frederick
Greg — Gregory
Jeff — Jeffrey
Jon — Jonathan
Joe — Joseph
Ken — Kenneth
Matt — Matthew
Mike — Michael
Rob — Robert
Tim — Timothy
Tom — Thomas
Tony — Anthony

女性
Di — Diana / Diane
Jan — Janet / Janice
Jo — Joanna / Joanne
Kate Katharine
Kim — Kimberley
Pam — Pamela
Rose — Rosemary
Tina — Christina

6. 有些名字同時也是地方名,例如女性有 Florence(意大利的佛羅倫斯)、Georgia(俄羅斯附近的喬治亞),男性有 Sydney(澳洲的悉尼)、Stanley(香港的赤柱)。

7. 有些名字也是常見的英文字,例如男性有解作「賬單」的 Bill、「坦率」的 Frank、「分數」的 Mark、「勝利者」的 Victor,女性還要多,有解作「天使」的 Angel、「雛菊」的 Daisy、「瞳孔」的 Iris、「常春藤」的 Ivy、「六月」的 June、「橄欖」的 Olive、「耐心」的 Patience、「慎重」的 Prudence、「沙質」的 Sandy 等。

8. 有些名字的讀音佈滿陷阱,香港人很容易「有邊讀邊」,例如 Margaret 不少人讀作三個音節 Mar-ga-ret(可能受港式譯音「瑪嘉烈」影響),其實它只有兩個音節,讀作 Mar-garet,音標是 /'ma:grit/;另一個名字 Penelope 很多人則以為發三個音節,重音在首,讀作 'Pen-ne-lope,偏偏這個字有四個音節,因為 lope 會讓人以為讀作 /lop/,殊不知它真正的讀音是 /lopi/,而重音在第二個音節,整個字讀作 Pe-'ne-lo-pe,音標是 /pə’neləpi/;另外一般人讀 Sophia 都會把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讀作 ‘So-phi-a,其實這個字的重音在第二個音節,正確讀音是 so-‘phi-a,音標是 /sə’fi:ə/Sean 也考起不少人,許多人誤發 s 音,好像中文的「桑」,其實此字是出自愛爾蘭語,第一個音節應該發 sh 音,同樣的例子還有 Sinead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恨」的演繹

有人說,中文的「恨」,用英語是譯不出來的。此話何解呢?

雖然英語的 hatred 常譯作「憎恨」,不過英語說 to hate someone 和中文說「恨」一個人畢竟是有分別的。英語的 hate,又或 detestdespiseloathe 等近義詞,所說的是對一個人的討厭、厭惡、鄙視,總之是完全負面的評價,不管哪人好與壞,你就是怎麼看也看不順眼,用廣東話的「憎」反而是最貼切,因為「憎」一個人也是不留情面的。

至於「恨」又是否徹徹底底地否定一個人的價值呢?不是的,只要你曾經「恨」過一個人,你才能體會箇中滋味。「恨」裡頭其實並不是那麼極端的負面,當中包含一份「怨」,一種說不出的苦澀,通常是你對一個人有過某種期望、憧憬、寄託,後來所有疑幻疑真的願望統統落空,你才會「恨」得出一個人來,你在「恨」那個人的同時也在「恨」自己的遭遇,但你對那個人真的純粹是憎惡嗎?有一點人性的話是「憎」不出來的,因為你心底裡保留着一份哀怨纏綿的心態,這就是「憎」和「恨」兩種不同的精神層面。

陶傑有句說得好:「這個『恨』字,不是以人為目標,而是以命運為對象,恨的不是哪一個人,而是難以擺脫的宿命。」

中文有言「恨之入骨」,你該明白為何「恨」一個人卻要自己來承受。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英粵雙併

英語有兩個口語經常掛在港人的唇邊:anyway by the way

關於這兩個口語的翻譯,總覺得「標準漢語」怎麼譯都不及廣東話。先說 anyway,當你想轉換話題可以講 anyway,一般書面會譯作「無論如何」、「總而言之」,感覺好生硬,用廣東話來說就是「點都好」;再說 by the way,當你想在談話間加插額外的話題可以講 by the way,一般書面會譯作「順便提一下」、「附帶問一句」,感覺好累贅,用廣東話來說就是「話時話」。

anyway,「點都好」;by the way,「話時話」。音節齊整,語調相稱,意義傳神,破盡語言隔膜之能事。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冰與雪

「冰」和「雪」的關係,真是有理也說不清,基於天文地理的差別,北方冬天經常下雪,故普通話的「雪」就是專指天氣現象,其他有關冷藏的東西則多用「冰」;相反,南方人如果不出埠,可能一輩子也未看過雪,但冰卻因為傳統餐廳「冰室」冒起,廣東話的「冰」變成專指冷飲的冰塊,其他有關冷藏的東西卻多用「雪」,例子如下:

普:冰淇淋 粵:雪糕
普:冰棍  粵:雪條
普:冰箱  粵:雪櫃
普:冰鎮  粵:雪藏

值得一提,「雪藏」一詞除了指冷藏食物,廣東話還可指某人遭棄置不用,如「某歌手畀唱片公司雪藏」,普通話的「冰鎮」卻沒有這個意思,早幾年香港多明星,現在「雪藏」的含義也進入了普通話,大家講普通話若要表達此意可大大方說「某人給雪藏了」。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language 的出處

language 這個詞是來自拉丁語的 lingua,本意是指 tongue(舌頭),後來衍生 speech(說話、言語)的意思,到最後演變為今天的 language

今天 tongue 與語言的關係恐怕只剩下 mother/native tongue(母語)了。

至於 lingua 在英語中亦恐怕只剩下 lingua franca 這個詞,意思是指操不同母語的人在對話中所使用的「通用語」,如甲懂日語和韓語,乙懂泰語和韓語,那麼甲和乙之間的 lingua franca 就是韓語了。

lingua franca 是出自意大利語,相傳早期意大利人在地中海經常和阿拉伯人進行貿易,當時中東一帶稱西歐人為 Frankish,進入意大利語變成 franca,雙方初時沒有共通的語言,後來意大利人把意大利語混合了不少來自法語、阿拉伯語、希臘語、土耳其語等的詞彙,令對方明白自己所謂何物,這個混雜的語言就是 lingua franca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小心交錯朋友

在語言學上,表示出自同一根源的詞語叫 cognates(同源詞),亦即兩種語言之間某些詞的拼法很相近,令人很容易就猜到其意思,例如在西班牙語中,動詞 decidir 就是 to decide、形容詞 razonable 就是 reasonable、名詞 bicicleta 就是 bicycle 等。

不過,事實當然不會如此美好,語言學上也有所謂 false friends(源自法語 faux amis),表義是「交錯了的朋友」,實則指外形相似但意義不同的詞,漢語叫「同形異義詞」。

以下嘗試舉出德語和法語的例子:

德語
英語和德語的 false friends 情況比較直截了當,通常拼法一模一樣的,意思多數都是迥然不同,最經典的例子有 gift 在英語解作「禮物」,但在德語卻解作「毒藥」poison),還有英語的 gymnasium 是指「健身房」,在德語竟然是指「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

其餘一些常見的例子:
Art 不是「藝術」,是「種類」(kindtype
fast 不是「快」,是「幾乎」(almost
List 不是「名單」,是「狡猾」(cunning
Rat 不是「老鼠」,是建議」(advice
Smoking 不是「吸煙」,是「晚禮服」(dinner jacket

註:德語名詞的首字母必須大寫。

法語
英語和法語的 false friends 情況則有點複雜,有時是完全不同,例如法語的 coin 不是指「硬幣」,而是指「角落」(corner),另外法語的 pièce 並不是「一塊」,既可以指「房間」(room)又可以指「硬幣」coin)。不過,法語難就難在有些詞跟英語相似得來又存在相異,例如 expérience 一字兩義,除了等同英語的「經驗、經歷」,也可以解作「實驗」(即英語的 experiment),而 chance 一詞在法語只能解作「巧合、偶然」,卻沒有「可能性、機會」的意思,所以學習時絕不能掉以輕心。

其餘一些常見的例子:
agenda 不是「議程表」,是「日記」(diary
habit 不是「習慣」,是「服裝」(clothes
librairie 不是「圖書館」,是「書店」(bookshop / bookstore
ours 不是「我們的」,是「熊」(bear
pain 不是「痛苦」,是「麵包」(b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