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代詞結構

筆者曾在「動詞變化」一文中提及現代英語的動詞有脫歐的特徵,並以法語動詞的變化為例證明英語動詞相對來說不太複雜(詳情可再細閱此文)。除了動詞外,代詞(pronoun)也是學習歐語其中一欄非常艱深且繁複的項目,每每都在考驗學習者的耐性,今趟就說一說意大利語表達 your 的說法,因意大利語的代詞比法語、西班牙語等還要複雜。

英語的 your 一詞在任何情況或場合下都可表示「你的/您的/你們的」,但意大利語表示 your 要熟記一條方程式:

{
article} + {pronoun} + {noun}

與英語不同的地方在於,意大利語要在 pronoun 前再加 article 才足以表達整個概念,另外,這條方程式還要考慮四個因素:

. noun 是男性或女性、單數或複數;
. pronoun 要跟 noun 的男性或女性、單數或複數而變形;
. article 要跟 pronoun 的男性或女性、單數或複數而變形;
. familiar formpolite formfamiliar & polite form literary form

好了,現在各舉一個例子顯示意大利語總共有多少個表示 your 的說法:

Familiar form
(即是與相熟的朋友對話用的)
1.
il tuo amicoyour friend,男性單數)
2.
la tua casayour house,女性單數)
3.
i tuoi caniyour dogs,男性複數)
4.
le tue sedieyour chairs,女性複數)

Polite form
(即是與陌生人對話用的)
5.
il suo gattoyour cat,男性單數)
6.
la sua camiciayour shirt,女性單數)
7.
i suoi anelliyour rings,男性複數)
8.
le sue macchineyour cars,女性複數)

Familiar & Polite form
(即是與家裡的長輩、學校的老師等對話用的)
9.
il vostro bigliettoyour ticket,男性單數)
10.
la vostra letterayour letter,女性單數)
11.
i vostri occhialiyour glasses,男性複數)
12.
le vostre scarpeyour shoes,女性複數)

Literary form
(即是只限於正式的書面語)
13.
il loro libroyour book,男性單數)
14.
la loro tazzayour cup,女性單數)
15.
i loro pantaloniyour trousers,男性複數)
16.
le loro figlieyour daughters,女性複數)

由以上所見,意大利語表達 your 一共有 16 個說法,每個說法都用於不同的身分、場合、情景、文體,的確是極之繁瑣,但這種條理分明、層次有序的語法也不得不令人讚歎。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搞乜鬼呀?

全世界以廣東話為母語的人口大約有一億左右,因大陸在全國推行普通話以及海外粵語華僑不斷下降,恐怕將來說廣東話的人會越來越少,筆者總希望記下多些廣東話的特色,為保存其文化精髓而盡一分綿力。

今天想說說香港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動詞:「搞」。這個動詞雖然國語人士也會說,但使用頻率遠遠不及粵語人士,衍詞造句也不及粵語豐富,有些詞語更是由港人傳播上去,尤其是港式笑片大受歡迎的時候,「搞」的配詞正好大派用場,記得看過一些中台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也喜歡說上一兩句與「搞」字相關的廣東話讓觀眾哄堂大笑。

「搞」的本義是「做」、「弄」、「從事」、「生產」、「舉辦」等,例如可以說「搞生意」、「搞活動」、「搞關係」、「搞氣氛」、「搞生日派對」、「搞個旅行」等,這些對於不會說廣東話的人也很容易理解,以下介紹一些非常地道的「搞」字用語:

搞笑」:這個應該絕大多數人都明白的了,就是「好笑」、「逗人發笑」之意,港人特別喜歡在前面加些副詞來誇大效果,例如說「勁搞笑」、「超搞笑」。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大紅之後,「搞笑」一詞可謂席捲內地、風魔年輕一代。港人有時也會用「搞笑」來嘲弄或揶揄別人的弱點,例如「咁簡單都唔識,你都真係幾搞笑!」(這麼簡單也不懂,你也真的笑壞人!)。

搞錯」:字面上是「做錯」、「弄錯」,例如「我搞錯咗個日期」(我弄錯了日期),但港人常說的「有冇搞錯(呀)?」,意思是「這怎麼搞的?」、「怎麼會這樣的?」,可以用作抱怨或開玩笑,例如「你地個個都知,淨係我唔知,有冇搞錯呀?」(你們全部都知道,只有我不知道,這怎麼搞的?)。

搞作」:意思是「主意」或「舉措」,一般用來說某人或團體有甚麼新點子來吸引眾人的關注,例如「個女歌手近排又有新搞作」(這個女歌手最近又有新玩意)。隨意一點,「搞作」也可以表示「活動」、「消遣」,例如「週末有乜搞作?」(週末有甚麼事情做?)

搞掂」:意思即是「把事情辦好」,例如「呢件事交畀豪哥一定搞得掂」(這件事交給豪哥處理一定能辦妥)。「搞掂」北上之後在官方語言中變為「搞定」,也可以當作書面語用,不過「搞掂」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也被正式收錄,證明這詞的方言地位。

搞野」:字面上是「在幹一些東西」,例如問「你搞緊乜野?」(你在幹甚麼?),不過港人有時也會把它用作形容詞,表示「古怪」、「機靈」、「挺好笑」,例如「佢份人都幾搞野喎,成日講爛 gag」(他這個人也挺古怪好笑,整天都在說冷笑話)。此外,「搞野」這個詞可不要隨便亂說,因為它的另一個意思是「做愛」,若隨便問人「搞野呀你地?」(幹甚麼呀你們?),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港人一聽就猜到其含意。

搞鬼」:一般在國語詞典也有收錄,意思是指「暗中策劃」、「使用詭計」,例如「呢個計劃佢地冇可能會知,一定有人搞鬼」(這個計劃他們不可能知道,一定有人做了手腳)。另外,港人也常用「搞鬼」來表示「古怪」、「詼諧」、「引人發笑」,與「搞野」相近,例如「個細路又喊又笑,好搞鬼」(那個小孩又哭又笑,蠻可愛的)。

搞邊科?」、「搞乜鬼?」、「搞咩呀?」:這三個意思差不多,都是說「幹甚麼?」、「幹啥?」、「幹嗎?」,例如「成地都係水,你搞邊科呀?」(地上都是水,你幹嗎?),「做乜周圍都冇人嘅?搞乜鬼?」(怎麼周圍都沒有人?幹甚麼?)。

搞搞震」:原來寫法是「攪攪陣」,本意是指「破壞敵方的陣營」,港人一般寫作「搞搞震」,用來指「胡鬧」、「擾亂秩序」或「搗亂別人安排好的東西」,例如「明仔,唔好嚮度搞搞震,快啲出番去」(小明,不要在這裡搗亂,快出去)。這句「搞搞震」,通常下接「冇幫襯」(沒有光顧),以往常指在商店閑逛多時、左挑右選的人,最後卻沒買任何東西,老闆就會暗地裡說「搞搞震冇幫襯」。

搞屎棍」:這個詞有點粗俗,專門形容鬧事、製造麻煩、幫不上忙、小事化大的人,例如「佢唔出聲,冇人會話佢啞架,正一搞屎棍!」(他不開口,沒人會說他啞巴,真是搗蛋的傢伙!)。「搞屎棍」原是「攪屎棍」,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攪拌屎桶的棍棒,本來屎桶不去碰已夠臭的了,偏偏有人就要來攪一下使臭氣沖天,這種人就被稱為「攪屎棍」。

搞出個大頭佛」:「大頭佛」是指舞獅中戴上面具走在最前的領導,大頭佛後面會跟着一群敲鑼打鼓的人,這群隊伍是由大頭佛帶領出來,於是「搞出個大頭佛」就比喻為「帶來一連串麻煩事」、「闖了大禍」,例如「個 project 本來都好地地,佢一接手就搞出個大頭佛」(那個項目本來也順順利利,他一接手就搞得一團糟)。另一個相似的說法是「搞到一鑊泡」。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聞名的狗不理

「狗不理」,是天津的特色小食,相傳起源於 1858 年,至今已有 150 多年的歷史,更被封為「天津三絕」之首(另外二絕是「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大麻花」),馳名中外,除了在國內的餐館售賣,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也有分店,甚至已推出急凍食品的包裝在超市發售。

狗不理與一般包子的分別在於其 37 比例,即把三成的肥豬肉混和七成的瘦肉,然後加上秘製醬油、蔥末、香油,再放入肉骨湯拌和成為餡料,而包餡時有一個特點,要將包子皮的表面捏成 18 條褶紋。狗不理之所以名揚四海也要託其怪名之福,據傳狗不理的始創人高貴友,乳名叫「狗子」,本來是寂寂無名的廚房學徒,後來創立館子,並憑自己的廚藝自製一種惹味的包子,相當暢銷,高老闆忙得沒時間招呼客人,於是有人戲謔「狗子賣包子不理人」,從此這種美食以「狗不理」的名字流傳下來。

狗不理一直深受老外歡迎,卻久久沒有官方的英語名字,以往餐牌上也只是寫着 Goubuli 的漢語拼音,要給老外解釋明白恐怕需花不少唇舌。後來在 2008 年北京奧運之時,天津市狗不理和平路大酒店為吸引更多遊客拜訪,舉行了一次為狗不理起洋名的活動,最後官方集團挑選了 Go Believe 作為其金漆招牌,Go Believe 不但發音近似「狗不理」,亦語含一種詼諧的意趣,告訴人「不信有多好吃,去了就相信」,這個譯筆可謂極具傳神。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杏仁」之誤解

有些由外國傳入的食物,起初國內還未真正了解其成分,或誤將本土的另一種食物與之歸為同類,因而起了個以為正確的名稱,輾轉數載,以訛傳訛,結果後來發現有誤也難以改回。多年來國人對「杏仁」的誤解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先說說「」這種植物。杏是一種落葉喬木,果實呈黃紅色,味道酸甜,英語名稱叫 apricot,杏的起源不詳,從它的遍布來看應該是始於亞洲,中國也一直盛產杏樹,所以國人對杏的認識並不陌生。所謂「杏仁」就是「杏」的種子,不過,杏仁並非大多數人所以為的小食果仁(nuts。「杏仁」在英語的真正名稱是 apricot kernel,廣東人也許對杏仁較為熟悉,因為在廣東地區有分南杏和北杏,南杏味甜,可食用,而北杏味苦,多用於藥材,且帶有輕微毒素,對止咳化痰有很大成效,中藥材店若用杏入藥,會以多量的南杏配少量的北杏,以免中毒。香港人常喝的「杏仁霜」(又稱「杏仁茶」)確實有杏仁的成分,同樣港式甜品「杏仁燉奶」亦有,但澳門某餅家出產的「杏仁餅」並不含杏仁,「杏仁餅」主要由綠豆所製,其名稱只因外形呈杏仁狀而已。

再說回一般人誤解的「杏仁」,這始於上世紀 70 年代美國生產商傳入一種非常可口的果仁,英語名稱叫 almond,由於形狀與中國的杏仁酷似,只是看來稍大,當時國人便把這種食品譯為「美國大杏仁」,久而久之,所有華人都以為 almond 就是「杏仁」,這個錯了幾十年的誤譯到現在還未糾正過來。中國農貿業一早已經驗證且發表報告,說明 almond 與杏並無關係,若以植物品種來說,杏是李亞屬植物,同類的有李子(plum),而 almond 實際上是桃亞屬植物,同類的有桃子(peach),故 almond 在中國的正確學名稱為「扁桃」,平時所吃的果仁應該叫「扁桃仁」。農貿業多年來之所以極力澄清這兩種本屬不同類的果實,因為外國進口的「扁桃仁」長期以來都冒名為「杏仁」,價格一直上揚,結果令本土盛產的真正「杏仁」不斷被打壓,而且「扁桃仁」雖有其營養價值,但並沒有「杏仁」的藥效,這個學名的無心之失不知要何時才能傳遍民間?

最後再重複一次,「杏」是 apricot,「杏仁」是 apricot kernel,而香脆可口的果仁 almond 是「扁桃仁」。


杏(apricot)
杏仁(apricot kernel)
扁桃仁(almond)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茶餐廳用語

外地遊客來香港旅行,一定要品嚐馳名中外的「茶餐廳」,香港的地道茶餐廳不但混合了中西的美食,而且出名速度快、價錢便宜且格局平民化。聽聞海外地區的唐人街也有不少華人開茶餐廳,但一般香港人遊覽外地吃過後還是覺得自家的最正宗、最美味。

若大家曾經在香港吃過茶餐廳,應該聽過「絲襪奶茶」、「鴛鴦」、「菠蘿油」、「蛋撻」等這些常見的名稱,不過本港的茶餐廳還有很多行內用語,除了方便客人點菜、侍應生寫單外,部分也漸漸成為粵語的飲食文化,別樹一幟。以下嘗試摘錄一些,看看你懂得多少:

食物篇
碟頭飯」:即用一隻碟盛載、多只配一種菜餚的飯類,一般為茶餐廳午飯的特色,在大陸和台灣又稱為「蓋澆飯」或「蓋飯」,常見的港式「碟頭飯」有「豆腐火腩飯」、「蘿蔔牛腩飯」、「粟米肉粒飯」、「魚香茄子飯」等等。

碟頭飯

常餐」:茶餐廳必備的一種餐單,特點是全日供應,常年不變,包括三款食物,一是牛油方包(即白麵包塗上黃油)或多士(即吐司),二是火腿奄列(即煎蛋捲)或煎雙蛋(多為太陽蛋),三是一碗麵類(可選即食麵、米粉、通心粉等)配一至兩種食物(如午餐肉、香腸、叉燒、沙嗲牛肉、回鍋肉等)。若客人覺得當天餐廳供應的快餐不合口味,可以選擇吃「常餐」。


常餐

蛋治」:即「雞蛋三文治」(內地和台灣叫「三明治」),茶餐廳伙計為了點菜快捷,習慣用簡稱,如「腿蛋治」即「火腿雞蛋三文治」、「餐蛋治」即「午餐肉雞蛋三文治」、「茄蛋治」即「番茄雞蛋三文治」、「蛋牛治」即「雞蛋碎牛肉三文治」。


蛋治

撈丁」:「撈」在粵語中有「攪拌」之意,而「丁」是指日清即食麵品牌「出前一丁」,「撈丁」意思就是把食物配料與出前一丁加上醬汁攪拌而成的菜式,由於港人特別愛吃出前一丁,所以很多茶餐廳都有一系列「撈丁」的款式,但出前一丁價格不算便宜,有些茶餐廳可能會用其他即食麵代替。


撈丁

靚仔」:熟悉粵語的人都知道「靚仔」表面意思是「帥哥」,但茶餐廳的「靚仔」卻指白飯,關於這個的來源已無統一說法,另有「靚女」一詞指白粥。
加色」:在白飯中加上豉油(即醬油),這種配飯的豉油一般味甜,不同於鹹醬油或蒸魚用的鮮味醬油。在中式麵店中又可指加入牛腩汁,因為麵店烹調牛腩時會留些腩汁待用。
走青」:指食物中不放入蔥粒,也叫「走蔥」,有時亦指其他青色配料,如韭菜、芫茜等,多用於湯麵或粥,如雲吞(又名餛飩)麵「走青」。「走」在粵語中有「拿走、去掉」的意思。
加底」、「扣底」、「炒底」:這三個「底」字的用語都與飯有關,「加底」是指白飯或麵粉要加倍份量,「扣底」則指白飯或麵粉要減少份量,而「炒底」是指把白飯轉為蛋炒飯,但通常要另收費用。
烘底」、「飛邊」:「烘底」與麵飯無關,意思是烘烤麵包表面至香脆,這個通常也要另收費用,而「飛邊」是指切去方包的四塊厚邊皮,不過現在茶餐廳供應的方包多已「飛了邊」,所以此詞已很少用。

飲料篇
茶走」:普通奶茶是放入花奶(又稱淡奶)和砂糖,「茶走」就是用煉奶取代花奶,由於煉奶本已夠甜,故不必再放糖,一般認為「茶走」比普通奶茶更嫩滑。除了奶茶,亦有人會叫「啡走」、「鴛鴦走」,但並不常見。
冰鎮奶茶」:把盛了奶茶的杯放進有冰塊的容器中,便不用在奶茶內放冰,這樣可以保持奶茶冰凍、濃郁、香滑。不過預備冰鎮奶茶需時,故供應的餐廳並不多。


冰鎮奶茶

飛砂走奶」:字面意思是「不加砂糖和牛奶」,一般用來指黑咖啡,港人又喜歡稱為「齋啡」。
滾水蛋」:把一隻雞蛋直接打進一杯開水中,然後趁熱快速攪勻,使生蛋在沸水中變成蛋花。「滾水」在粵語意思就是「開水」,現在「滾水蛋」已不如從前流行,因為不少人怕生蛋有沙門氏桿菌。


滾水蛋

呵瀝」:即「好立克」,港人習慣把其英語名稱 Horlicks 轉為粵語諧音變成「呵瀝」,另外「阿華田」一般也會簡稱為「華田」。
什果賓治」:「賓治」是英語 punch 的諧音,內地和台灣稱為「潘趣酒」,「什果」是「雜果」的俗寫,「什果賓治」就是放進多種水果粒的潘趣酒,不過茶餐廳的「什果賓治」只是果汁,不含酒精成分。
走甜」:一般指冷飲內「不放糖漿」,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點冷飲很多時候都會附上一句「少甜」或「走甜」,若不想冷飲過凍,也可以叫「少冰」或「走冰」。
吉水」:客人剛坐下後,伙計一般會先給一杯暖茶或清水,這一杯就叫做「吉水」,但很多人不會飲用,反而拿來清洗餐具。港人經常把「吉」字代作「空」(取其諧音「吉凶」,「空」與「凶」粵語同音,以「吉」避「凶」),此處「吉」就是指淡而無味、空空如也。

其他
卡位」:指茶餐廳內面對面的包廂式座位,閒時為兩人座,繁忙時會要求坐四人,大多數港人到茶餐廳進食都喜歡坐「卡位」,一來有椅背可倚靠,二來可自成一角不受騷擾。

卡位

搭枱」:指餐廳內人多時要與不相識的人同坐一桌用餐。
堂食」:意即客人在餐廳內用膳。
行街」:意即客人叫外賣,有些餐廳因用塑料飯盒和刀叉要加費。
打包」:若客人在餐廳內吃剩食物想拿走,可以叫「打包」,即吩咐侍應生把剩餘食物用飯盒裝起來。

最後值得一提,茶餐廳在港人口中經常稱為「茶記」,這個「記」在粵語中有親切友好之意,如「老友記」(指相識已久的朋友),就如「麥當勞」在港人口中也會稱為「麥記」。

(香港地價日益暴漲,已有很多傳統茶餐廳因不堪租金的壓力而相繼結業。以下特別介紹幾家歷史悠久、深受港人歡迎的茶餐廳,還沒吃過的不妨上館子一試,希望它們能繼續傳承下去!
蘭芳園
金鳳茶餐廳
美都餐室
澳洲牛奶公司
澳門茶餐廳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年份怎麼讀?

踏入 2014 年,祝各位讀者朋友身體健康、心想事成,最重要世界和平!

每到新一年,筆者都有個疑問:這一年在英語是怎麼讀呢?2014 ,究竟應該讀作 two thousand and fourteen 還是 twenty fourteen 呢?關於這個難題,原來除了非母語人士,連英語人士也感到疑惑。

以往還在 20 世紀,英語習慣把四位數的年份以前後兩位數分別讀出,例如 1997 就是 nineteen ninety-seven,此讀法一直沿用至 20 世紀末。後來踏入千禧年,很自然人人都把 2000 讀作 two thousand,毫無爭議,其後的 200X 也一貫跟從這個讀法,例如 2008 年是 two thousand and eight,有不少人會省略 and 直接讀作 two thousand eight,也有少數人開始分開前後兩位數來讀,即 twenty oh eight(注意英語人士喜歡把第二個 0 讀作字母 o)。不過,自從邁入 2010 年起,情況開始變得複雜。

2010 年及往後的年份,從數位(digit)來看,明顯可分開前後兩位數,不少人提出應該要讀作 twenty and ten twenty ten,可是仍有相當多的人習慣了十年以來叫 two thousand (and ),一時三刻也改變不了,所以今年 2014 的讀法估計依然還會存在兩大派別:two thousand (and) fourteen twenty fourteen。那麼,二千年代要到何時才會恢復像 199X 般原來的兩位數讀法呢?有人推測 2020 年可能是一個轉捩點,因為到那個時候 20 以上的數字在英語再沒有一個單獨的用詞,所以 2024 年若讀作 two thousand (and) twenty-four,恐怕連英語人士都會感覺拗口彆扭,根據語言學上 economy of words 的定律,屆時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同意讀作 twenty twenty-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