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悶」有多少含義?

「好悶呀!」
在工作中每逢見到 boredboring boredom 這三個詞的翻譯,筆者都有點莫名其妙,一般英漢詞典都會把 bored 譯作「厭倦的」、「厭煩的」,boring 譯作「沒趣的」、「乏味的」、「無聊的」,boredom 譯作「厭倦」、「厭煩」,我之所以覺得奇怪,因為在廣東話裡三個詞都只需一個字就可以解釋:「悶」。何以書面的中文卻不見「悶」的影子呢?

有一次看台灣的遊戲節目,其中一隊連輸幾局,那時主持人大喊一句「我好悶啊!」,不禁令我恍然大悟,因為在這個情況下,廣東話是不會用「悶」來表達的。由此我開始懷疑廣東話的「悶」和國語的「悶」應該多少有點不同的。

先說我們廣東話所理解的「悶」,意思就是「閒時沒有甚麼事幹或對某些事物不感興趣時的心情」,很多時候「悶」都是單獨用的,例如說「放假呢幾日都冇嘢做,好悶呀!」。國語的「悶」應該也有這一層的意思,不過仔細一點,再翻查中文詞典的解說,「悶」是指「心情不舒暢」、「心煩」、「不愉快」,我這才明白為甚麼跟「悶」搭配的詞語都是「煩悶」、「愁悶」、「苦悶」、「沉悶」、「鬱悶」等一些表示負面情緒的詞語,廣東話的「悶」雖然也是一種不好的心情,但不至於國語那麼傷感,我們所說的「悶」、「煩」、「愁」、「苦」等其實是程度上有異且各自獨立的心情,而國語則傾向把這些心情重疊混合起來,由「悶」衍生的詞語如「生悶氣」、「喝悶酒」、「悶悶不樂」等,詞義上都是指不開心、憂鬱的心情,這些詞與廣東話純粹表示的「悶」已經有點距離了。

以上所說的「悶」在國語是讀第四聲的,當「悶」讀第一聲時還有其他意思:「悶」可以表示空氣不流通而令人感到不暢快,如「悶熱」、「房間太悶了」,相當於廣東話口頭上所說的「焗」;「悶」也可以表示聲音低沉或不出聲,如「說話悶聲悶氣的」、「悶聲不響」;「悶」也可作動詞,表示長時間待在某處或隱藏起來,如「整天悶在家裡」、「別把心事悶在心裡」。注意這些用法在廣東話都是沒有的。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得閒」是口語嗎?

香港電影《得閒炒飯》用了地道的「得閒」
廣東話中究竟有多少經常說出口的詞語可以書寫在文章裡,是一個非常複雜且又極具爭議的話題

簡而述之,先舉個例句「他得閒時喜歡到郊外遊覽。

一般香港的老師都不會接受學生作文時寫上「得閒」,而強行改為「有空」,因為「得閒」是我們日常都會講的詞語,恐怕一早被列入「口語」的黑名單,禁止入文,然而「得閒」兩字又是否真的那麼口語化呢

翻查一些古籍資料,發現「得閒」古已有之,以下是一些例證

《晏子春秋》:異日朝,得閒而入邑,致車一乘而後止
《楚辭山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黃帝內經本病論》:天歲早晚,余以知之,願聞地數,可得閒
《韓愈東都遇春》:得閒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西遊記》:說你與他做了徒弟,今日怎麼得閒到此
《紅樓夢》:要是有人有事就罷,得閒呢就回,看怎麼說
《儒林外史》:蘧公孫一連陪伴了十多日,並不得閒

就連內地視為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也有收「得閒」一詞,例句是「得閒時請來我家做客」

看到如斯鐵證,筆者膽敢推斷「得閒」定比「有空」更早存在,我甚至懷疑古時可能有外族學漢語的時候因「得閒」聽起來文縐縐而擅自發明「有空」這麼淺顯而又粗鄙的語言,惜一旦流傳,後患無窮

國語人看見粵語人行文中運用「得閒」,懂得的人或會覺得文雅,不懂得的人或會立即查閱詞典,一看恍然大悟。然而,如今就只因「得閒」經常掛在粵語人嘴邊,而幾乎要絕跡於字裡行間,這是甚麼道理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的、地、得很難分辨嗎?

普通話的「」、「」、「」用作助詞的時候,讀音同樣是輕聲的 de,口語中經常會出現「甚麼 de 甚麼 de」,一段話語裡不知要重複多少次 de 才足夠。

近日有報道提起內地和台灣在書面上經常分不清「」、「」、「」,因為口語上三者同音,到執筆寫字的時候難免會混淆出錯。可能你以為這只是小學生才會犯的毛病,可是筆者過往工作上接觸過很多內地譯者甚至教授也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最普遍的就是濫用「」來表示原本該用的「」或「」,例如以下這句:

「他不停誇耀自己本事,讓人聽很煩厭。」

句中有三個「的」,用普通話讀出來不會覺得有甚麼問題,但用廣東話讀出來就立即知道有問題,因為廣東話裡三字完全不同音。上句應該要這樣寫:

「他不停誇耀自己本事,讓人聽很煩厭。」

如果把上句轉換成廣東話的口頭白話,會寫成:

「佢不停咁讚自己嘅本事,令人聽到好煩。」

由此可見,廣東話口頭上會用「咁」、「嘅」、「到」來表示原本的「」、「」、「」,可想而知,我們無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都會用不同的字和不同的音來表達,分別那麼明顯,中文程度稍為正常的人也不容易混淆「」、「」、「」。既然如此,筆者完全不能接受香港竟然有人提出「用普通話學中文,書面語就會寫得好」這種謬論。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蕭」和「肖」

有教授朋友託筆者查證一下「蕭」和「肖」用於姓氏時是否出自同一個字,這個問題確實曾經擾攘過好一段時間。

首先要說一說「蕭」的簡化字,在 1964 年發佈的第一份《簡化字總表》,「蕭」被簡化為「」,沒有甚麼爭議,後來在 1977 年發佈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通常簡稱「二簡字」,因簡化得過於簡單,被視為一項失敗之作),有人提出把「蕭」簡化為「肖」,因兩字讀音相近(蕭:xiao1,肖:xiao4),不過「二簡字」後來不為民眾接受而被廢除,所以「蕭」的簡化字依然是「」。

可是「二簡字」方案由提出到結束歷時近十年,最嚴重的後果是部分已被廢除的簡化字流入民間,當中「肖」竟急速且廣泛地代替了姓氏「」,結果很多人登記身份證時都用了「肖」,一時間本為百家姓之一的「蕭」氏幾乎被後代毀滅。

對於此舉,台灣的「中華蕭氏宗親會」提出強烈反對,要求恢復「蕭」姓,大陸也開始陸續有蕭姓居民改回「」,但始終覆水難收,「肖」仍佔多數。大陸的《現代漢語詞典》為免引起爭論,在「」和「肖」都列作姓氏,但在「」字條底下註明「近年也有俗寫作肖的」。

不過,原來有人考證過,「肖」字本身確實也是姓氏,只是極為罕見,以「蕭」姓和「肖」姓的比例來說,起碼九比一,但即使如此,香港和台灣的傳媒報道新聞時若涉及大陸姓「肖」的人,也不敢斷定對方就是姓「蕭」,除非認真考查對方的族譜,否則連當事人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本姓是「蕭」還是「肖」。近年繁體的華文傳媒面對這個問題,為了省卻麻煩,也逐漸一律用「肖」應付了事,例如大陸著名的體操選手「肖欽」,報章普遍不會寫作「蕭欽」,也不會去查證當事人。至於「肖」的讀音,如果用於「肖像」、「生肖」等詞,粵音固然讀作「俏」,但用於姓氏時,普通話「蕭」和「肖」都是讀作 xiao1,筆者認為廣東話一律讀作「蕭」該沒問題的。

最後一提,港台姓「蕭」的明星藝人,大陸似乎不敢冒犯一眾粉絲,一般都會用「」,例如「萧芳芳」不會寫作「肖芳芳」、「萧敬腾」不會寫作「肖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