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經典的英漢詞典,香港人從小學用到大學,各有各的市場和顧客,但其實大家知道它們有甚麼差別嗎?
先講一講,英語世界裡一向都是叫「詞典」或「辭典」而不是「字典」,「字典」是中文漢字的概念,中文每個「字」都有意思,不過英文是由「字母」拼成一個「詞」,所以英文所謂 word 是指「單詞」而非「字」。
牛津英漢版的編輯習慣用「詞典」,而朗文英漢版的編輯就習慣用「辭典」,可以說「詞」和「辭」在今天來說是互通的,也可以說古代漢語的字典叢書統稱「辭書」,用「辭典」感覺是保留了一點古漢語的特色。
再講回牛津和朗文,表面上兩者都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但內裡其實隱藏了不少玄機,如非內行人未必知道,以下就簡明闡述幾點吧:
1. 牛津是來自大學出版社,朗文是來自商業出版社
牛津詞典貴為牛津大學的權威讀物,它的學術地位非其他同類書籍可比擬的,所以牛津詞典的字型、顏色、設計一般都要按照傳統,不能亂改,相比之下朗文辭典的學術味道沒有那麼濃,所以它可以因應潮流、讀者喜好而改變字型和設計,它不像牛津要背負權威這個重任。
2. 詞語定義可用的字數有所不同
翻查英語詞典千萬不要看完中文的解釋就算,一定要仔細咀嚼英文的定義才可以學到東西,牛津詞典有所謂的「Oxford 3000」,就是說牛津每條詞義是用 3000 個基本字詞來解釋,而朗文辭典是用 2000 個基本字詞,這樣看起來好像牛津略勝一籌?非也,事實上要看讀者的英文能力,牛津用 3000 個詞固然在定義上比較準確,可前提是讀者要已經學會這 3000 個詞才看得懂,朗文明知道不能比牛津艱深就選擇淺易,它打正旗號說自己只用 2000 個詞就足以解釋所有詞條,所以朗文的定義沒有牛津那麼精確但就相對淺白。
3. 詞語定義的排序有所不同
英語裡有很多詞語都有多過一個意思,越常用的字就越多意思,在排序上牛津詞典以基本義先排,朗文辭典就以常用義先排。比如說,sex 可以解作「性別」或「性行為」,牛津認為「性別」是最原始的意思,所以把 sex 先解釋為「性別」再到「性行為」;相反,朗文很注重數據,統計上 sex 在現實中用得最多的意思是「性行為」,所以它先排「性行為」再到「性別」。這兩個排法哪一個排法比較好,沒有定案,就隨閣下喜歡吧。
4. 例句是創作出來還是尋找回來?
很多人查英文詞典都有個迷思,究竟裡面的例句是從何而來?其實最早期的牛津詞典是由學者寫出來,既然是人之創作就難免失真,後來朗文看中這一點就建立一個 corpus(語料庫),把現實中 native speakers 的真正用法列入 corpus,經過篩選之後把最好的例句搬進詞典之中,所以朗文的例句曾經是它最大的賣點,後來其他同行的對手當然都建立屬於自己的 corpus,大家都標榜例句是出自母語人士,但這個絕招是朗文發明的,應記一功。
5. 你喜歡看文字還是插圖?
牛津認為詞典一定是以「詞」為首,它往後的版本增加了很多「文法」、「語境」、「詞源」等解釋,然後把插圖一律放在書後的
appendix(附錄),朗文是商業用戶,當然會以讀者喜好為重,面對牛津海量的文字解釋,它唯有隨機因變,把本來的雙色印刷變成彩色印刷,乾脆把插圖直接放在詞條旁邊,黑白插圖並不吸引,它就破天荒把整本辭典以彩色印刷,所以有一段時期讀者會發覺朗文辭典比牛津詞典更加色彩繽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