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粵語 vs 閩南語

沒錯,粵語固然歷史悠久,保留很多古漢語音韻和用字,甚至有人說粵語是最接近古漢語,例證是用粵音讀唐詩比普通話更押韻,這當然了,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普通話在唐朝根本尚未出現。

不過亦有人提出質疑的證據,如李紳的《憫農》一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用粵語讀的話,完全不押韻,唉,這莫非是因為保留古漢語的漢語分支中不止有粵語,還有其他嘛,但其實這個例子很可能證明了粵語恐怕不是唐朝的雅言,亦即古時的官方語言。

後世很多漢語學者研究過,最接近唐朝的雅言應該是今日的閩南語,閩南語其實又稱「河洛語」,所謂「河洛」就是指河南的洛陽,也就是古時的中原地帶。有一點需要知道,古代的粵語並不屬於廣東人,閩南語也不屬於福建人,之所以今日的粵語和閩南語都具有相當多的古漢語特色,皆因中古時代尤其是魏晉南北朝的戰亂時期大批中原漢人南遷所致。

上面提及的《憫農》一詩用粵語讀押不了韻,但用閩南語讀「午、土、苦」則全部押韻。另一個證據是日本在唐朝跟漢人有大量文化交流,直接影響日語漢字的發音,所以有人發現日語和閩南語的讀音特別接近,有些甚至一模一樣,如「世界」都是讀 se-kai、「開始」都是讀 kai-si

照這樣推測,閩南語確實最有可能是唐朝的雅言,不過去到宋朝,尤其南宋偏安後,有學者研究宋朝的雅言比較接近今日的客家語和粵語,所以用閩南語讀唐詩、用客家語或粵語讀宋詞應該就是最接近古音了。

曾經有人問,既然粵語和閩南語都保留了很多古漢語,何以今日兩者卻不能互通?這個問題相當複雜,一般的解釋是跟兩者的起源背景有關。相傳秦始皇攻陷百越,中原漢人遷至嶺南地區與南越人聚居而形成粵語,至於閩南語則是永嘉之亂以致西晉滅亡時,中原漢人為避戰亂大舉遷移至長江中下游以及福建沿海地區,史稱「衣冠南渡」,河洛語慢慢演變成閩南語。由此可見,粵語和閩南語是不同時期的中原人所帶來,一旦聚居下來就各自生活,並與當地族群融合,久而久之,兩者自然不能相通。

4 則留言:

  1. 首先你要知道,唐代粤语才是主流,其次是闽南语,再次是客家话,也就是说,在唐代,这三种语言都有人说,你所举列的这首诗,名字叫《闽农》,所以写这首诗的人就是闽南人,所以这首《闽农》当然用闽南语读比较押韵。但是唐诗宋词大多数押韵的是粤语,所以粤语才是主流。

    回覆刪除
  2. 唐代究竟是粵語還是閩南語才是當時的國語,兩個說法都有,後世人只能根據詩詞去搜索證據,你怎能斷定粵語是主流?除非你生於古代。如果要說押韻,宋詞確實是粵語和客家語比較押韻,但唐詩有些用粵語讀也不及閩南語押韻,而且日語有很多發音與閩南語幾乎如出一轍,比粵語更相似,而日本受影響最大的時期是唐代而非宋代,這點也是不容置疑的。

    回覆刪除
  3. 這首詩用普通話(漢語拼音)誦讀也很押韻:午(wu),土(tu),苦(ku)。
    這又說明什麼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有沒有看上面寫了一句「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普通話在唐朝根本尚未出現」?普通話既然還未出現,押不押韻有何相干呢?所以這不是重點。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