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Long time no see

我們都知道 long time no see 早已堂堂正正進入英語裡,用正式的英語表達是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we saw each other last time,這麼長難怪連英文人都棄之而選用 long time no see。不過筆者曾聽到一些爭論,粵語人說這是出自廣東話的「好耐冇見」,國語人又說這是出自國語的「好久不見」,究竟誰是誰非呢?

從歷史上看恐怕難以得出定論,筆者純粹從語言上去研究。Long time no see 短短四個字,關鍵在於 no

國語的「不」一般用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例如「不動」、「不去」、「不禮貌」、「不漂亮」等,這個「不」相當於英語的 not;如果用於名詞前,國語會用「沒(有)」,例如「沒錢」、「沒空」、「沒電」等,這個「沒」相當於英語的 no

粵語則不一樣,在動詞或形容詞前一般會用「唔」,例如「唔知」、「唔講」、「唔靚」、「唔小心」,這個「唔」相當於英語的 not;粵語的「冇」多數用於名詞前,例如「冇錢」、「冇野食」、「冇著數」等,這個「冇」相當於英語的 no,但「冇」也可以用於動詞前,例如「冇做(好耐)」、「冇見(一排)」等。

由此可見,long time no see 是直譯的中式英語,理應是出自粵語的「好耐冇見」,國語的「好久不見」直譯的話應該是 long time not see,因為 no 在國語並不相當於「不」,在粵語卻相當於「冇」。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薯片」和「薯條」

香港人大都喜歡吃零食,當中一定少不了「薯片」和「薯條」。有關「薯片」和「薯條」的英文,我們都知道有英式和美式的分別,從小開始老師都是這樣教的:

薯片
英式:crisps
美式:chips

薯條
英式:chips
美式:(French) fries

在香港所見的薯片包裝基本上都是用 chips,最常見的是 potato chips,如本港發售的珍珍薯片和卡樂B薯片,如非英國當地出產的薯片,幾乎不會見到 crisps。但 chips 不一定指馬鈴薯所製,可以是玉米所製,一般會用美式 corn chips,如果用英式會變成 maize crisps,但筆者沒聽過有人這樣說,始終薯片的出口商以美國為主。此外,本港很受歡迎的 Doritos 玉米片,英文是 tortilla chipstortilla 是專指墨西哥出產的玉米薄餅,tortilla chips 就是模仿這種薄餅製成的玉米片。

相比起來,「薯條」的英文叫法更加混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英美國家出產的多數是薯片,但作為零食的薯條則很少,我們吃的薯條通常是日本出產的。原來對於西方人來說,crisps/chips 是把馬鈴薯炸到爽脆然後冷吃(eaten cold),所以是「硬」的,這跟我們對「薯片」的概念差不多;不過他們心目中的 chips/fries 卻是鮮炸而且還燙熱的薯條,所以是「軟」的,好像英式的 fish and chips 和麥當勞的 French fries,這跟我們對「薯條」的概念有很大出入。那麼香港發售的「薯條」用英文怎麼叫呢?

結果發現說法不一,例如:
卡樂B什菜薯條叫 ‘Vegetable Fries’
卡樂B蝦條叫 ‘Prawn Crackers’
桃哈多玉米條叫 ‘Caramel Corn’
粟一燒以前叫 ‘Grilled Corn Stick’,現在叫 ‘Grill-A-Corn’
卡樂B Jagabee 薯條類似西方的薯條,但其包裝上不見有英文叫法。

其他薯條大多出自日本,包裝上一般只用日文,而事實上用英文表達也難以統一,只可以說西方的「薯條」一般是熱食,但我們的「薯條」除了是熱食,也包括涼了的零食。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十大最討厭的簡體字

前一陣子香港教育局計劃在小學推行簡體字教學,引起全城激烈反對。筆者也不能接受用簡體字來取代繁體字,雖然官方辯稱兩種字體可以同時進行,但筆者認為人類的惰性不能小,一旦學童從小習慣了簡單的寫法,便很難要求他們再執筆寫複雜多變、美感十足的字體了。況且依個人的經驗來看,即使自己從來沒有正式學過簡體,不過長大後看多了自然也會認得,實在沒有必要納入正規的課程。

簡體字有甚麼問題不用多說了,以下挑選十個筆者最討厭的簡體字

第十位
(裏、裡)
「家裏」變「家里」
「夜裏」變「夜里」
你能夠分辨出「城里」和「乡里」嗎?前面是「城裏」,但後面是「鄉里」啊

第九位
(係、繫)
「關係」變「关系」
「聯繫」變「联系」
很多即時新聞經常亂用「簡轉繁」的功能,結果好像「直系親屬」明明是對的,竟然也無緣無故變了「直繫親屬」

第八位
(鬆)
「輕鬆」變「轻松」
「鬆弛」變「松弛」
現在「肉鬆」已經變成「肉松」了,恐怕將來有人會把「黑松露」當作「黑鬆露」

第七位
(發、髮)
「發達」變「发达」
「髮型」變「发型」
這兩字我唯一想到有關聯的是「髮菜」,它的諧音確實是象徵「發財」,不過下次當你看到「胡须」,千萬別以為有人真的叫「胡須」,因為「胡须」就是「鬍鬚」

第六位
(後)
「後代」變「后代」
「後遺症」變「后遗症」
幾年前有一則新聞,貴為「影后」的歸亞蕾,竟然被一名藝術研究院院長獻上一幅題為「影後」的字畫,歸小姐當場嚇呆了

第五位
(麵)
「吃麵」變「吃面」
「麵包」變「面包」
天呀,我只想吃麵和麵包而已,跟我的「面」有甚麼關係?

第四位
(遊)
「遊玩」變「游玩」
「遊戲」變「游戏」
大家應該都看過不少「旅游业」、「旅游景点」,但其實我只是去旅行,沒有說過要去游泳啊

第三位
(復、複)
「報復」變「报复」
「複製」變「复制」
「復」和「複」本來挺好的,各司其職,現在看到「复活」、「复古」、「复合」、「复杂」、「复赛」、「复印」也不知道是哪個字了!

第二位
(乾、幹)
「乾杯」變「干杯」
「骨幹」變「骨干」
「樹幹」變「树干」
我見過最恐怖的是「乾娘」變「干娘」,想起也令人毛骨悚然……可是「乾隆」又不見它有簡體,真的很莫名其妙

第一位
(隻)
「一隻羊」變「一只羊」
「兩隻手」變「两只手」
「片言隻語」變「片言只语」
「隻身到美國」變「只身到美国」
老實說,最討厭這個,每次看到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隻」就是「隻」,「只」甚麼呢?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英語的家畜動物


英語中有些家畜動物的名稱也可以作動詞用,意義上大多跟動物本身的習性有關,而且多含貶義,以下選取一些常見的跟大家分享:


to pig (out on):意思跟豬很相似,就是狼吞虎嚥、大吃大喝,強調吃的份量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例如:
The brothers pigged out on the cake at once!(幾個兄弟一下子把蛋糕吃個精光!)
Don’t give me any more. I’ll just pig myself!(不要再給我了,我會吃不停的!)

to cow (into):不知是否出自鬥牛運動,意思是恐嚇、威逼,例如:
Tom was cowed into accepting the bribe.(湯姆被人威脅下收受賄賂。)

to dog:本意是跟縱、尾隨,聯想起來跟獵犬相近,後來引申為給人造成麻煩、困擾、折磨,例如:
Helen felt someone was dogging her.(海倫感覺到有人在跟縱她。)
The player has been dogged by injuries.(那名球員一直受傷患困擾。)

to chicken (out of):粵語有關雞的俗語一向都很負面,譬如「騰雞」、「偷雞」、「靜雞雞」、「執死雞」等,同樣英語的 chicken 作為動詞也十分負面,形容人畏首畏尾、臨陣退縮,例如:
Mark boasted that he dared to do a bungee jump, but chickened out at the last moment.(馬克誇口說自己敢玩蹦極跳,可到最後一刻卻退縮了。)

to duck (into / out of):這個有幾個意思,其中一個是指躲避襲擊、逃竄到別處去,不知道與鴨何干,後來又引申為逃避責任,例如:
She ducked into her room when she saw a cockroach.(她一見到蟑螂就躲進了房間。)
The singer ducked all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scandal.(這名歌手迴避了所有關於醜聞的問題。)

to rat (on):這個估計與老鼠給人鬼鬼祟祟、暗中行動的印象有關,意思是背叛某人、向人告密,例如:
He ratted on his friends to escape punishment.(他為求脫罪出賣了朋友。)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分分鐘」需要你

林子祥的名曲《分分鐘需要你》,大家聽得多,當中有個很地道的詞語「分分鐘」,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其實「分分鐘」並不限於廣東話,其他地方語都有,偏偏普通話就沒有。「分分鐘」在廣東話有三層意思:

第一,表示「每分每秒」、「時時刻刻」,此意與時間有直接關係,上面的歌名《分分鐘需要你》意思就是「每分每秒都需要你」,又例如「股票交易員分分鐘都要睇實個市」(股票交易員時時刻刻都要盯緊股市)、「細佬咁曳,分分鐘都要睇住佢」(弟弟那麼頑皮,時刻都要看着他)。這個意思是「分分鐘」的原意,但現今已很少用了。

第二,表示「隨時」,此意與時間只有間接或沒有關係,後面所帶出的多含有負面意義,例如「你咁做分分鐘連命都冇」(你這樣做隨時會沒命)、「你亂咁過馬路,分分鐘畀車撞死」(你胡亂過馬路,隨時會被車撞死)、「佢咁鬼大意,分分鐘會出事」(他如此粗心,隨時會出事)。這個意思是由第一義引申出來,現今還很常用。

第三,表示可能性,相當於「話唔定」(說不定、說不準),此意與時間毫無關係,後面所帶出的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意義,例如「呢個設計與別不同,分分鐘會成功喎」(這個設計與別不同,說不定會成功呢)、「部手機咁鬼平,分分鐘係二手嘅」(這部手機那麼便宜,有可能是二手貨)、「佢對你忽冷忽熱,分分鐘係玩你架咋」(她對你忽冷忽熱的,說不準是在玩弄你)。這個意思是較後期才出現的,現今最常用。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年青」vs「年輕」

記得前一兩年有段時間掀起一回關於「年青人」和「年輕人」之說的爭辯,主因是香港人在口頭上習慣講「年青」,書面上才會用「年輕」,之後有人說要寫「年輕人」才對,自然也有人質疑為何不能寫「年青人」。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充其量只是地區用法上的差別,粵語和普通話一向存在很大的分歧,不用太深究,反而「年青」和「年輕」兩詞的分別倒值得留意

年青」和「年輕」雖然都是指歲數不大,但「年青」是絕對性的,必定是指青少年的年紀,而「年輕」可以是相對性的,故常用作比較,例如「趙教授今年五十五,比我爸爸年輕」,實際上五十五歲恐怕也不「年輕」了吧?所以「年輕」可用於對比兩個不論多大的年紀,但「年青」則不能這樣用

就詞義來說,「年輕」屬中性詞,一般不帶褒貶,而「年青」則多帶有感情色彩,隱含富有青春的朝氣和對未來的憧憬,例如「人到中年也要保持年青的心態,力求上進」,這個情況如果用「年輕」也未嘗不可,但象徵意義不會太濃厚

就使用範圍來說,「年輕」的用法比較廣,配詞方面通常會用「年輕」,例如「年輕力壯」、「年輕有為」、「年輕貌美」、「人口年輕化」等。此外,「年青」只能形容年紀,但「年輕」還可以用作比喻描述一些事物,例如「年輕的學科」、「年輕的城市」、「年輕的品牌」、「年輕的氣息」、「年輕的打扮」等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指小詞

在構詞學上,有一種頗為有趣的構詞法,英語稱為 diminutive,中文譯做「指小詞」,由於這種方法一般出現在詞尾,故又可以叫做 diminutive suffix(指小詞綴)。

所謂 diminutive,就是指在詞尾加個詞綴(或語素)使整個詞有「變小、縮小」的含義,從而再引申出「年輕、親昵、可愛」的多層意義。

英語中有不少 diminutive 的例子,有些還是來自其他語言的:

-en
chicken
(小雞)
kitten
(小貓)

-let
booklet
(小冊子,比書本較薄)
applet
(小的應用程式,來自 application 或簡稱 app

-ie
(用於人名中,通常由拼法較長的名字加上 -ie,表示親昵)
Jacky — Jackie
James — Jamie
Charles — Charlie
Edward — Eddie
Robert — Robbie
Deborah — Debbie
Margaret — Maggie
Rosemary — Rosie
Victoria — Vickie
Winifred — Winnie

-ette
from French
cigarette
(香煙,比 cigar「雪茄」小)
marionette
(牽線木偶,即廣東話的「扯線公仔」。據說 mario- 來自法語的 mariole,原意是 idol of Virgin Mary「聖母瑪利亞的神像」,後來泛指一般的人像,牽線木偶就是再「嬌小」一點的人像玩具)

-ella
from Italian
novella
novel 是長篇小說,novella 就是篇幅較短的「中篇小說」)
Cinderella
cinder 是「灰燼」,ella 在意大利語是指小女孩,cinder 加上 ella 就是「灰姑娘」)

其實我們的廣東話也有 diminutive,最常見的就是「」,如「細蚊」、「打工」、「朋友」,留意這個「」沒有性別限制,如「姐姐」、「老婆」,也可以是動物,如「狗」、「豬」,甚至是死物,如「車」、「格」,當然少不得加在人名後,如「明」、「華」,可見廣東話靈活多變。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悶」有多少含義?

「好悶呀!」
在工作中每逢見到 boredboring boredom 這三個詞的翻譯,筆者都有點莫名其妙,一般英漢詞典都會把 bored 譯作「厭倦的」、「厭煩的」,boring 譯作「沒趣的」、「乏味的」、「無聊的」,boredom 譯作「厭倦」、「厭煩」,我之所以覺得奇怪,因為在廣東話裡三個詞都只需一個字就可以解釋:「悶」。何以書面的中文卻不見「悶」的影子呢?

有一次看台灣的遊戲節目,其中一隊連輸幾局,那時主持人大喊一句「我好悶啊!」,不禁令我恍然大悟,因為在這個情況下,廣東話是不會用「悶」來表達的。由此我開始懷疑廣東話的「悶」和國語的「悶」應該多少有點不同的。

先說我們廣東話所理解的「悶」,意思就是「閒時沒有甚麼事幹或對某些事物不感興趣時的心情」,很多時候「悶」都是單獨用的,例如說「放假呢幾日都冇嘢做,好悶呀!」。國語的「悶」應該也有這一層的意思,不過仔細一點,再翻查中文詞典的解說,「悶」是指「心情不舒暢」、「心煩」、「不愉快」,我這才明白為甚麼跟「悶」搭配的詞語都是「煩悶」、「愁悶」、「苦悶」、「沉悶」、「鬱悶」等一些表示負面情緒的詞語,廣東話的「悶」雖然也是一種不好的心情,但不至於國語那麼傷感,我們所說的「悶」、「煩」、「愁」、「苦」等其實是程度上有異且各自獨立的心情,而國語則傾向把這些心情重疊混合起來,由「悶」衍生的詞語如「生悶氣」、「喝悶酒」、「悶悶不樂」等,詞義上都是指不開心、憂鬱的心情,這些詞與廣東話純粹表示的「悶」已經有點距離了。

以上所說的「悶」在國語是讀第四聲的,當「悶」讀第一聲時還有其他意思:「悶」可以表示空氣不流通而令人感到不暢快,如「悶熱」、「房間太悶了」,相當於廣東話口頭上所說的「焗」;「悶」也可以表示聲音低沉或不出聲,如「說話悶聲悶氣的」、「悶聲不響」;「悶」也可作動詞,表示長時間待在某處或隱藏起來,如「整天悶在家裡」、「別把心事悶在心裡」。注意這些用法在廣東話都是沒有的。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得閒」是口語嗎?

香港電影《得閒炒飯》用了地道的「得閒」
廣東話中究竟有多少經常說出口的詞語可以書寫在文章裡,是一個非常複雜且又極具爭議的話題

簡而述之,先舉個例句「他得閒時喜歡到郊外遊覽。

一般香港的老師都不會接受學生作文時寫上「得閒」,而強行改為「有空」,因為「得閒」是我們日常都會講的詞語,恐怕一早被列入「口語」的黑名單,禁止入文,然而「得閒」兩字又是否真的那麼口語化呢

翻查一些古籍資料,發現「得閒」古已有之,以下是一些例證

《晏子春秋》:異日朝,得閒而入邑,致車一乘而後止
《楚辭山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黃帝內經本病論》:天歲早晚,余以知之,願聞地數,可得閒
《韓愈東都遇春》:得閒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西遊記》:說你與他做了徒弟,今日怎麼得閒到此
《紅樓夢》:要是有人有事就罷,得閒呢就回,看怎麼說
《儒林外史》:蘧公孫一連陪伴了十多日,並不得閒

就連內地視為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也有收「得閒」一詞,例句是「得閒時請來我家做客」

看到如斯鐵證,筆者膽敢推斷「得閒」定比「有空」更早存在,我甚至懷疑古時可能有外族學漢語的時候因「得閒」聽起來文縐縐而擅自發明「有空」這麼淺顯而又粗鄙的語言,惜一旦流傳,後患無窮

國語人看見粵語人行文中運用「得閒」,懂得的人或會覺得文雅,不懂得的人或會立即查閱詞典,一看恍然大悟。然而,如今就只因「得閒」經常掛在粵語人嘴邊,而幾乎要絕跡於字裡行間,這是甚麼道理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的、地、得很難分辨嗎?

普通話的「」、「」、「」用作助詞的時候,讀音同樣是輕聲的 de,口語中經常會出現「甚麼 de 甚麼 de」,一段話語裡不知要重複多少次 de 才足夠。

近日有報道提起內地和台灣在書面上經常分不清「」、「」、「」,因為口語上三者同音,到執筆寫字的時候難免會混淆出錯。可能你以為這只是小學生才會犯的毛病,可是筆者過往工作上接觸過很多內地譯者甚至教授也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最普遍的就是濫用「」來表示原本該用的「」或「」,例如以下這句:

「他不停誇耀自己本事,讓人聽很煩厭。」

句中有三個「的」,用普通話讀出來不會覺得有甚麼問題,但用廣東話讀出來就立即知道有問題,因為廣東話裡三字完全不同音。上句應該要這樣寫:

「他不停誇耀自己本事,讓人聽很煩厭。」

如果把上句轉換成廣東話的口頭白話,會寫成:

「佢不停咁讚自己嘅本事,令人聽到好煩。」

由此可見,廣東話口頭上會用「咁」、「嘅」、「到」來表示原本的「」、「」、「」,可想而知,我們無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都會用不同的字和不同的音來表達,分別那麼明顯,中文程度稍為正常的人也不容易混淆「」、「」、「」。既然如此,筆者完全不能接受香港竟然有人提出「用普通話學中文,書面語就會寫得好」這種謬論。

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蕭」和「肖」

有教授朋友託筆者查證一下「蕭」和「肖」用於姓氏時是否出自同一個字,這個問題確實曾經擾攘過好一段時間。

首先要說一說「蕭」的簡化字,在 1964 年發佈的第一份《簡化字總表》,「蕭」被簡化為「」,沒有甚麼爭議,後來在 1977 年發佈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通常簡稱「二簡字」,因簡化得過於簡單,被視為一項失敗之作),有人提出把「蕭」簡化為「肖」,因兩字讀音相近(蕭:xiao1,肖:xiao4),不過「二簡字」後來不為民眾接受而被廢除,所以「蕭」的簡化字依然是「」。

可是「二簡字」方案由提出到結束歷時近十年,最嚴重的後果是部分已被廢除的簡化字流入民間,當中「肖」竟急速且廣泛地代替了姓氏「」,結果很多人登記身份證時都用了「肖」,一時間本為百家姓之一的「蕭」氏幾乎被後代毀滅。

對於此舉,台灣的「中華蕭氏宗親會」提出強烈反對,要求恢復「蕭」姓,大陸也開始陸續有蕭姓居民改回「」,但始終覆水難收,「肖」仍佔多數。大陸的《現代漢語詞典》為免引起爭論,在「」和「肖」都列作姓氏,但在「」字條底下註明「近年也有俗寫作肖的」。

不過,原來有人考證過,「肖」字本身確實也是姓氏,只是極為罕見,以「蕭」姓和「肖」姓的比例來說,起碼九比一,但即使如此,香港和台灣的傳媒報道新聞時若涉及大陸姓「肖」的人,也不敢斷定對方就是姓「蕭」,除非認真考查對方的族譜,否則連當事人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本姓是「蕭」還是「肖」。近年繁體的華文傳媒面對這個問題,為了省卻麻煩,也逐漸一律用「肖」應付了事,例如大陸著名的體操選手「肖欽」,報章普遍不會寫作「蕭欽」,也不會去查證當事人。至於「肖」的讀音,如果用於「肖像」、「生肖」等詞,粵音固然讀作「俏」,但用於姓氏時,普通話「蕭」和「肖」都是讀作 xiao1,筆者認為廣東話一律讀作「蕭」該沒問題的。

最後一提,港台姓「蕭」的明星藝人,大陸似乎不敢冒犯一眾粉絲,一般都會用「」,例如「萧芳芳」不會寫作「肖芳芳」、「萧敬腾」不會寫作「肖敬腾」。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西人看中文和日文

前幾天筆者看了一個西人的影片,有關學習中文和日文的難度,他本身兩種語言都學過,在影片中他比較了兩種語文的學習過程,最後結論是對於一個西人來說,他認為中文比日文難學,他所提出的理由很有語言根據,值得大家留意:

1. 很多西人都知道日文 grammar 很難,但就以為中文沒有 grammar,可是在學習過程中還是經常錯誤百出,其實中文並不是沒有 grammar,只不過中文的 grammar 不像西方語言有時態、性別、詞形變化等可見的特徵,而日文 grammar 雖然很複雜,但至少它是看得見的,有法則可循。中文要言之成理所依據的不是西式的「語法」,而是獨有的「章法」。

2. 日文有非常充足的 teaching materials,除了市面上的教科書、練習題,還有漫畫書、動漫片等娛樂性豐富的材料,但在現今的市場上堪稱設計完善的中文教材可謂少之又少,因為中文的「章法」不能套用西方的語法理論去教,而華人世界也很少具備娛樂性的教學材料。

3. 日文雖然有三種字體(characters),但平假名和片假名數量有限,而日文漢字一般也有平假名注音,不難背誦,相比之下中文每個都是獨立的字,每個字都有一個音,所以每學一個新字就要記一個讀音和一個寫法,常用的字有數千個,西人幾乎要逐個音、逐隻字背誦。

4. 日文發音相對容易,沒有很難讀的母音(vowel)和子音(consonant),而最重要是日文沒有聲調,中文相對上發音較難,有些音的變化很細微,當中最令人頭痛的是聲調,簡直是噩夢,他們可以認真地記熟單獨一個字的聲調,但當一堆字組成一個句子甚至一段文字,他們所看到的彷彿是一段曲譜,每次都要記一大堆音符。

5. 日文詞語較易記,因為日文多以響音收尾,讀音清脆響亮,容易辨認,但中文音與音之間的差別很小,音節與音節的停頓很急速,即使西人學了拼音,還要聽得很仔細才能確認是哪個字,而且容易混淆的字也不少,所以讀音複雜變相令記誦詞語加倍困難。

6. 日文詞語的音節通常是兩個以上,所以表達同一句意思,日文需要更多音節才完成,這樣可以令西人有足夠時間去辨認對話中的詞語,但中文詞語的音節通常是兩個,所以你會發現同一個句子,日文一般都比中文長,對於我們來說這樣叫做簡潔,但對於他們來說可以從對話中吸取的線索相對較少。

7. 日文有數之不盡的英文外來詞(loanwords),例如 computer,日文是「コンピュータ」,讀音是 con-piu-ta,與英文幾乎如出一轍,這給他們省下了記很多詞語的時間,但中文比較少從英文直譯過來的外來詞,他們學中文的 “computer” 說法要完完整整地記下「電腦」兩個字和讀音。

8. 很多人都說日文的敬語非常難,但中文何嘗沒有?只不過中文的敬語一般僅用於公文或非常正式的場合,以致我們自己都忽略了,但這也證明了我們為甚麼總是寫不好應用文,很多人連單單一封得體的求職信也要抄網上的範例。中文的敬語因應使用對象還細分為「敬辭」和「謙辭」:「敬辭」是尊敬他人而言的,例如「令尊」、「奉勸」、「惠顧」、「恭迎」、「垂詢」、「謹啟」、「承蒙」等;「謙辭」是自己表示謙虛的,例如「寒舍」、「犬子」、「老朽」、「敝校」、「拙著」、「愚見」、「過獎」等。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從「陪跑」看兩岸三地

今時今日港人對中文的認識已不能局限於本地的認知範圍,資訊發展急速,各地的潮語、慣用語、縮略語日新月異,一些常見的詞語隨時會有截然不同的意義和理解,所以應當知己知彼,在競爭激烈的華人世界中才能脫穎而出。

前幾天,筆者赫然發現原來「陪跑」一詞在兩岸三地竟然有不同的含義。

「陪跑」表面的意思就是「陪伴跑步」,然而

在大陸,「陪跑」是一種新興的行業,有機構會專門聘請人陪客戶跑步,並按時收費,目的是藉着跑步與客戶聊天解悶,加以勉勵支持,而主要的服務對象都是職業女性,靠這種途徑賺取外快的人稱為「陪跑族」。

在台灣,「陪跑」則指陪伴有視力障礙的人跑步,因為視障人士不易辨別方向,所以有些運動協會或慈善機構會招募志願人士陪他們跑步,一路上相伴左右、吶喊助威、呵護備至。

在香港,「陪跑」則衍生出另一種與「跑步」毫不相干的意思,香港素來有賽馬、選美等賽事,比賽中除了有「熱門」、「黑馬」較為矚目之外,少不免也有「陪跑」一族,意思就是指眾多參賽者之中既不予人厚望,也不予人有可能意外奪魁的人,換言之,整個過程就是陪伴「熱門」和「黑馬」跑足全程但空手而回的人,可謂極盡諷刺之能事。

從「陪跑」一詞可見兩岸三地人民的脾性,大陸人務實肯幹,台灣人宅心仁厚,香港人潑辣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