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 星期一

interfere vs intervene

筆者發覺很多學生甚至在職人士經常混淆 interfere intervene,以為這兩個詞是同義詞,可以交換運用,殊不知它們其實有不同的含義。

如果翻查詞典,通常都會得出相同的中文對應詞:「干預,干涉」。既然中文解釋一樣,很多人就當作意思一樣,絲毫不理會英文的原意。只要你再仔細一點,閱讀英文的定義,不難發現這兩個詞當中,其實一個帶有褒義,一個帶有貶義。

先看看 interfere 的英文定義:to get involved in a situation that does not concern you, in a way that annoys other people (source: OALD)。可見 interfere 所指的是「干涉」一些事不關己的事,而且這種行為往往是惹人生厭的,換言之,interfere 其實隱含「多管閒事」的意味,沒有得到別人的請求或同意而主動插手,例如:

He never interferes in other people’s love affairs.(他從不干涉別人的戀事。)
The government warned its neighbours not to interfere in its internal affairs.政府警告鄰國不要干涉其內政。

值得一提,interfere 屬於正式用詞,口語中通常用另一個詞 meddle,例如:

Jenny is always meddling in other people’s affairs.(珍妮總是愛管別人的閒事。)
Stop meddling in my private life.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要再干涉我的私生活,這與你無關!)

再看看 intervene 的英文定義:to become involved in a sit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or help it (source: OALD)。可見 intervene 所指的「干涉」是希望糾正問題或防止問題惡化,在牽涉政治或外交的場合上,更準確的對應詞是「調停,調解」,例如:

They hoped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would intervene in this dispute.(他們希望聯合國出面調停這場紛爭。)
Local councillors are strongly opposed to this policy but are powerless to intervene.(當地議員強烈反對這項政策,卻無力干預。)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越南姓氏:Nguyen

相信大家都見過 Nguyen 這個越南姓氏吧。

2012 年倫敦奧運德國體操運動員 Marcel Nguyen 因一副俊俏的臉孔俘虜了萬千少女的心,當時已有不少人對他的姓氏 Nguyen 感到好奇,何以一個德國籍的西人,姓氏卻是越南文?皆因他爸爸是越南人,當時港媒把他的名字譯做「阮馬素」,「馬素」明顯是 Marcel 的音譯,但 Nguyen 看起來跟「阮」未免相差太遠吧!

Marcel Nguyen

越南的姓氏 Nguyen 確實是源於中文的姓氏「阮」,當今越南有接近 40% 人口的姓氏都是 Nguyen,這跟北韓和南韓很多人姓「金」一樣,因為越南在法國殖民之前,最後一個朝代就是「阮朝」(1802-1945),即使皇朝覆亡,後世很多人依然跟隨皇族姓「阮」。

阮朝國旗

那麼,Nguyen 應該怎麼讀呢?聽說美國有為數不少的越南移民,美國人聽越南人自我介紹 Nguyen 後,怎麼發都發不準,只好當作 win 這樣讀。

甚麼?Nguyen 讀作 win?請先不要嚇到下巴合不上。

原來 Nguyen 這個字可拆開為三個部分:Ng-uye-n
第一個 Ng,香港人應該很熟悉,就好像廣東話「我」(ngo)開頭的 ng 音。
第二個 uye 是韻母,拼音是 /ui/,相當於廣東話「會」(wui)的韻母 ui
第三個 n,又等同第一個 Ng,都是發 ng 音。

由此可見,Nguyen 的讀音就是 ng-ui-ng,僅有一個音節而已,某程度上真的很像 win,只不過前後都要加重一點好像「北漏洞拉」般的鼻音。

美國人不懂得如何 ng 開頭,香港人應該沒問題吧。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家人稱謂談何容易?

筆者偶然看了一個影片,介紹廣東話對家人的稱謂,發現在語音上有一些奇妙的地方。

首先,很多字本身是屬於某個聲調,書面上我們會讀原來的聲調,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傾向變調:如果兩個字是第一聲,第一個字會變為第四聲;如果兩個字是第四聲,第二個字會變為第二聲;如果兩個字是第二聲或第六聲,兩個字都會變調。例如:

「爸爸」:書面語是 baa1 baa1;口語是 baa4 baa1
「媽媽」:書面語是 maa1 maa1;口語是 maa4 maa1
「哥哥」:書面語是 go1 go1;口語是 go4 go1
「弟弟」:書面語是 dai6 dai6;口語是 dai4 dai2
「姐姐」:書面語是 ze2 ze2;口語是 ze4 ze1
「妹妹」:書面語是 mui6 mui6;口語是 mui4 mui2
「爺爺」:書面語是 ye4 ye4;口語是 ye4 ye2
「嫲嫲」:書面語是 maa4 maa4;口語唯一保持不變
「公公」:書面語是 gung1 gung1;口語是 gung4 gung1
「婆婆」:書面語是 po4 po4;口語是 po4 po2

這裡衍生一個問題:「嫲嫲」是唯一不變調的例外情況,若按變調的規則來說,因「嫲」是第四聲,第二個字理應變調為第二聲,但為甚麼不變呢?

我猜箇中原因可能是出於廣東話有個詞語叫「麻麻地」(maa4 maa2 dei2),表示「很一般,沒甚特別」,語義帶貶,為免「嫲嫲」變調後與「麻麻」同音,聽起來有點對長輩不敬,故此「嫲嫲」是唯一沒有變調的稱謂。

另外,我們口語上也經常用「阿」(aa3)來稱呼,此時不須重複疊字,只須用「阿」加其中一字就可以,理論上第二個字會沿用原來的聲調,但結果發現又有些例外情況:

「阿爸」:aa3 baa4(不用原來的 baa1
「阿媽」:aa3 maa1
「阿哥」:aa3 go1
「阿弟」:廣東話一般不這樣叫
「阿姐」:廣東話一般不這樣叫
「阿妹」:aa3 mui2(不用原來的 mui6
「阿爺」:aa3 ye4
「阿嫲」:aa3 maa4
「阿公」:aa3 gung1*較為少用)
「阿婆」:aa3 po4*較為少用)

*由於「公」和「婆」可指一般的長者,所以較少以「阿公」和「阿婆」來稱呼自己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不過,以上仍然衍生兩個問題:

1. 為甚麼「阿爸」和「阿妹」不用原來的聲調?
如果「阿妹」用第二聲聽起來較響亮,這樣可以理解,那「阿爸」又為何會用低沉的第四聲?這點令人費解。

2. 為甚麼廣東話一般不會叫「阿弟」或「阿姐」?
香港人在口語上一般會叫「弟弟」為「細佬」,但幾乎不會叫「阿弟」,以我所知,在閩南話和潮州話有「阿弟」這個稱呼(音 aa3 di2),偏偏在廣東話卻沒有。至於「姐姐」,香港人在口語上一般會叫「家姐」,這點不知是否因為「阿姐」另有別義,在廣東話裡「阿姐」(aa3 ze1)經常用來指對中年女人的稱謂,而且略帶蔑意,很多上了年紀的女士都不喜歡被稱為「阿姐」,所以家中的「姐姐」也不會叫作「阿姐」。

雖然如此,筆者曾經在某些劇集中聽到對「姐姐」稱呼為「阿姐」,不過需要變調為 aa3 ze4,可想而知,仍然有所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