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暢談字典編輯

日本最近有一部講述字典編輯的電影在香港上映,難得有人竟然這麼大膽以一般人都覺得沉悶的字典為題材拍成電影,筆者身為字典編輯的一分子,當然不能錯過。這部電影的英語名稱為 The Great Passage(日語:舟を編む),香港的譯名頗為動人,命名為《字裡人間》,筆者不太會寫影評,只好從個人的親身經歷談談對此電影的感覺。

首先,電影中所說的字典是對母語(影片中即日語)的編纂工作,換言之是單語,而筆者所編的是雙語詞典,性質上有些許不同,不過辭書工作的過程基本上是相似的。以下試從幾方面比較一下這部電影的情節與現實中編輯工作的一些異同:

公司部門
自從踏入九十年代後,出版業整體的銷售都比往年下降,隨着電子產品的高速發展,紙本字典的生產更備受威脅,編輯一本幾百頁的字典往往需耗數年時間,人力物力合共的成本有增無減,所以願意投資出版字典的公司真是所剩無幾。電影中也反映了這一點,字典部只能屈居於大型出版社的一個小部門,盼望公司視字典為一種學術品牌而繼續經營下去。

工作計劃
電影的故事發展是由 1995 年開始,籌劃編製一本能活用的巨型字典,過程歷經 13 年,直至 2008 年才成功發行,不知道當今世上還有沒有哪個字典部可以投放十多年的時間在一本字典上,筆者曾從事不止一家出版社,製作時間最長的字典都只是六年,而且這六年內還有其他不同類型、規模的字典出版才足以支撐公司的預算,否則字典部早已傾家蕩產了。

工作內容
電影中有一點令筆者感到非常疑惑,如果故事一直維持在九十年代,電腦尚未在公司普及化,所有稿件的編寫、審閱、校對、覆核等工作都以人手逐字逐句完成,那還可以說得通,可是故事是橫跨了千禧年代進入 21 世紀,何以字典的編製工作還是這麼原始?雖然稿件的校對依然是由編輯親手包辦,但其實到了今時今日這個電腦化的世紀,字典的詞義撰寫會直接輸入電腦系統,語例可儲存於語料庫方便查閱,更莫論一些先進的字典部已把文字轉為數據,以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程式存檔,字典部根本不能單靠印刷重甸甸的紙本生存,傳統上人手的編纂工作都變為程式化才能加倍以電子方式聯合謀生,故電影中那種埋頭埋腦的苦幹在現實中根本是沒可能的,即使你有消不盡的精力在公司通宵工作,恐怕你的上司一早以辦事不力為由把你辭退了。

編輯人員
相信外界不少人對字典編輯的印象一般都是奇怪、孤僻、不合群、內向、木訥、不擅辭令,一字記之曰「宅」,依筆者所見,可能早入行的上一代有這類人,不過請仔細想想,在今天競爭激烈的年代,如果來徵求面試的人具備以上的「條件」,這人獲聘請的機會有多大?電影中的男主角被人無意中發掘簡直活像一個神話,只能說他是有福的,可是現實中字典編輯根本不能「宅」,先不說編輯的工作一般要與公司內的設計排版、數碼製作、市場營銷等多部門合作,當今的編輯還要與對外的出版社合作、與電子生產商聯繫、與電腦程式公司商議、與書店門市溝通、甚至要直接解答客戶的訴求,試問身兼多職的字典編輯如何「宅」得起來?

沉悶與否
多數人畢業後若非進修都會放下書本,而當年曾經與自己求學為伴的字典怕且已塵封一角,提起字典已感到沒趣,幹起字典豈不悶得發霉?關於這個看法,筆者只能說興趣這回事真的因人而異,比方說,一個對攝影沒興趣的人,請他去編製一本攝影雜誌只是削其心志。願意投身字典部的人,其先決條件是喜歡接觸文字,善於跟文字打交道,對文字的觸覺比一般人敏銳,其次是不怕長時間的靜坐、翻閱、撰寫,雖然其他書類的編輯工作也差不多,但字典編輯畢竟每天要核對的字數隨時過萬,腦筋還要時刻保持清醒才能判斷字與字之間微妙的關係。現實中的編輯同事都是普通人,也需要適當的消閑娛樂,絕對不會像電影的男主角對字典那般朝夕相對、長相廝守才心息的。

也許,電影中的一句對白特別觸動筆者的心:「要不怕捱的人,才能做一個好的字典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