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蕭伯納的智慧

熟諳英語發音的朋友都知道英語拼法與讀音非常不規則,舉 –gh 為例,有些字尾為 –gh 的單詞會發 /f/ 音,例如 coughlaughtoughroughenough 等,可是也有不少字尾為 –gh 卻不發 /f/ 音,例如 highthoughsighthighplough 等。若 –gh 放在單詞內,一般都不發音,例如 fightweightstraightdrought 等。可想而知,–gh 何時讀何時不讀真是挺難捉摸的。

George Bernard Shaw
英語讀音欠缺規律的例子多不勝數,愛爾蘭的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為此發明一個有趣的單詞:ghoti。這個詞不會在詞典裡找到,因為根本不存在,可是 ghoti 卻早已聞名於英語世界,背後原因與讀音有關。按照正常的英語發音準則,ghoti 理應讀作 /goti/,可是蕭伯納告訴大家答案可不是這樣,ghoti 的真正讀音跟 fish 一模一樣!讀者看到這裡恐怕眉頭已深鎖了,ghoti fish 的拼法相差何止千里,為甚麼兩詞的讀法竟然會相同呢?

原來蕭伯納把 ghoti 分拆為三部分:ghotigh 取自 enough gh,發 /f/ 音,o 取自 women o,發 /ɪ/ 音,ti 取自 nation ti,發 /ʃ/ 音,三者合起來就是 fish/fɪʃ/了。

蕭伯納提出 ghoti 這經典的例子無非想證明並諷刺英語讀音欠缺規律的毛病,奉勸世人學習英語不要給表面的字母騙倒,從中我們也看到偉大劇作家詼諧的一面。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砲」與「炮」之演變

筆者在工作時經常要統一某些常見的字詞,因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讓漢字遺留了不少異體字,而編纂文字工具書一般要先從中擇一,然後從一而終,好讓整本書看來結構嚴謹。

其中有一對字挺考人腦筋,究竟表示發射彈藥的重型武器應該用「砲」還是「炮」呢?

首先,翻查了《現代漢語詞典》和《國語辭典》,發現兩者都以「炮」做本字,「砲」則編作異體字,那是否代表「炮」才是正規?若大家喜歡玩中國象棋,一定會發現棋盤中紅色一方多用「炮」,而黑色(或墨綠色)一方多用「砲」。似乎「砲」與「炮」皆古而有之。


象棋棋盤:「砲」與「炮」

要小心看待這個選字問題,可從它們的部首(即字旁)入手。翻看網上的古書資料,原來早於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砲」字,但當時用了「砲」的古字「礮」,如《范蠡兵法》中有記載,在古代是專指一種投石器,以徒手或機械拋發石頭攻擊敵人,這就是最早時期的「砲」了。

火字旁的「炮」不難令人想像到火藥,雖說火藥大約起源於晉期的煉丹術,但把火藥真正應用到軍事技術上,已是宋元年間的事了,其時開始有人使用可燃燒爆炸的彈丸作為投射的彈藥,於是這種火力強的武器漸漸由「砲」轉為「炮」。時至今天,即使「砲」或「炮」已幾乎成為古董了,但一些常用的配詞仍以較近代的「炮」字居多,如「炮兵」、「炮彈」、「炮灰」、「炮艦」、「炮台」、「炮擊」等。


重型發射武器:「砲」或「炮」

此外,「炮」的意思用法亦比「砲」更廣泛,例如古時一種以灼熱的器具燒燙犯人的酷刑叫作「炮烙」(又名「炮格」);用火加熱去提煉中藥叫作「炮煉」或「炮製」,在香港「炮製」還帶有另一種諧義,指懲治或教訓一些頑劣的人,如「這個搗蛋鬼要好好炮製一下!」;「炮」亦是一種烹飪法,指用旺火在鐵鍋上快速炒熱食物,如「炮羊肉」,留意這個「炮」在國語讀作 bao 第一聲;在新年佳節常見的爆竹,因以火燃竹,固然也該用「炮」,如「炮竹」、「炮仗」、「鞭炮」等。


新年所見的鞭炮

總括而言,若要專指古代的一種投石器,應用「砲」;發射彈藥的武器,可用「砲」或「炮」,這只是用字的演變過程而已;象棋同時有用「砲」和「炮」,故術語「馬後砲」或「馬後炮」皆可,表示時機過後沒大作用的舉動;其餘與「火」有關的詞語應用「炮」,這是毋庸置疑的。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破解四字詞

曾經拜讀過北京語言大學常敬宇教授所撰寫的一本書,名為《解讀中國文化詞彙》,其中有一節講述中文有不少四字詞皆由反義詞組成,而且結構嚴謹工整。筆者嘗試輯錄一部分供大家參考。

注意以下的 A B 是四字詞中的一對反義詞,而 x 是其餘的字。根據教授的研究,中文四字詞若內含反義詞,可分為幾種組合方式:

A x B x
熱   厚   夢   

x A x B
   大   花   以

A x x B
中生   不償   不保   不副

A B x x
悲喜交集   生死攸關   賞罰分明   雅俗共賞

x x A B
顛倒是非   無足輕重   不知好歹   權衡利弊

此外,四字詞也可以由兩對反義詞組成:

A1  A2  B1  B2 式(注意 A1 B1 對立,A2 B2 對立)
         

最後,四字詞還可以由一對反義詞和一對同義詞組成:

A  C1  B  C2 式(注意 A B 是反義詞,C1 C2 是同義詞)
      調   

太神奇了吧?以往唸這些四字詞不經思考就倒頭熟讀,原來內裡乾坤竟然這麼奧妙,實在不能低估我國古人造詞的智慧。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邏輯的謬誤

今天想說一種很多人會犯的英語錯誤,先看看以下的句子:

The price of the sports car is very expensive.

上句的意思人人都看得懂,語法上亦沒有出錯,不過很可惜句子不能成立,問題出在哪兒呢?

首先必須強調一點,語言的成立除了要符合語法、用詞妥當以外,還要合乎邏輯。以上的句子錯就錯在 price 一詞不能用 expensive 來修飾,因為價錢本身不分昂貴或便宜,只有高或低,至於昂貴或便宜是在於物品,所以上句有兩種改寫方式:
1. The price of the sports car is very high.
2. The sports car is very expensive.

這種常見的謬誤叫做 category mistake(範疇錯誤),是套用哲學邏輯的概念,意思是指把一種原有的屬性歸類到不應該擁有該屬性的對象,簡單一點來說,即表示人的思想誤把兩種不同類型或範疇(category)的東西放在一起,即使不影響理解,但事物本身是各不相干的。

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The temperature of last summer was hot.
應該改為:
1. The temperature of last summer was high.
2. It was hot last summer.

*The number of newborn babies is remarkably few.
應該改為:
1. The number of newborn babies is remarkably low.
2. There are remarkably few newborn babies.

*Brontë became a writer at a young age.
應該改為:
1. Brontë became a writer at an early age.
2. Brontë became a writer when she was young.

最後值得一提,英語可以說 old age,指人的老年,但這個 old 並不是解作「老」,而是「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正如 old friends 是指相識很久的老友,不是年老的朋友。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butter vs margarine

butter,大陸稱「黃油」(取其色澤淺黃),台灣稱「奶油」(取其為奶類製品),香港則稱「牛油」,但 butter 並不是牛的脂肪,而是牛奶經過攪拌脫水後提煉出來的。牛油成分是動物脂肪,脂肪含量相當高,但主要是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會否加入調味劑要視乎生產商而定。牛油一般呈柔軟狀態,經冷藏才會凝固,但在正常室溫下已經軟化至可以塗抹在食物上。

早幾個年代,因為經歷一段食品加工的改革時期,出現了另一種牛油的代替品 「人造牛油」,英文叫 margarine,究竟 butter margarine 有甚麼分別呢?

Butter
Margarine

改革時期當中,普遍認為動物脂肪所含的飽和脂肪對人體危害極大,膽固醇含量高,導致人類心血管病頻生,於是「精明」的生產商想出由植物油代替動物油,以健康為由打響旗號。不過,植物油的一個缺點是液體,不能凝固,難以儲存且保質期短,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將植物油經過氫化(hydrogenation)處理,使其更易凝固、更耐保存,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植物油的脂肪會變成反式脂肪(trans fat),屬於不飽和脂肪(unsaturated fat),最後出來的製成品就是人造牛油(margarine),多用於餐廳塗抹麵包或煎炸食物。多年來的研究證明,反式脂肪對人體危害更大,對多種疾病的影響比飽和脂肪有過之而無不及,偏偏生產商訛稱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以瞞天過海

大家下次選購牛油要分清楚是 butter 還是 margarine,所含的 saturated fat 有多少,是否含有 trans fat,呈柔軟狀或凝固狀,有否添加調味劑、防腐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