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學習英語的 tense,經常糾纏於
past tense 和 present
prefect 的用法和區別,總是覺得它們很容易記錯和混淆。不過,筆者看過一些文法書和聽過一些文法專家的意見,反而認為英語的 future (tense) 最難拿捏得好,但一般學習者都會掉以輕心。
首先,上述的 future (tense),我把 tense 放在括號內,因為有不少語言學家認為英語其實並沒有 future
tense,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文法書(English Grammar Today)更斬釘截鐵地說 There is no future
tense in English(可見下圖),這個說法還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同。
之所以有人認為英語並不存在 future tense,不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要明確顯示 tense 的存在,一般需要有詞形變化(語言學上稱為 inflection,中文又叫做「屈折變化」),例如 break 的過去式是
broke,過去分詞是 broken,那麼將來式呢?英語表示將來時態一般用 will/shall + base form of verb,換言之,動詞並沒有變化,從形式上根本看不出 tense 的存在,相比起其他歐語的將來式,動詞詞尾會產生明顯的變化。
第二,英語常用 will/shall 來表達將來式,但這兩個詞其實隱含一些額外意思,可以表達計劃、預測、承諾、願望等意思,例如說 Will you marry me?,與其說是問「你將來會否跟我結婚?」,倒不如是「你願意和我結婚嗎?」,又例如 Shall we go to the beach
next Sunday?,這個 shall 的含意是提出建議多於表達時態。因此,英語的 will/shall 實際上更像
modal verbs,如 can、should、must 等,後面的動詞同樣無需變化。
第三,除了 will/shall 之外,英語還有其他表達將來的方式,母語人士經常用現在進行式來表達將來的時態,例如說 ‘What
are you doing tonight?’ ‘I’m visiting my friend after work.’,這基本上已打破了一種時態的限定用法,削弱了將來式的獨立性,更何況英語還可以用 be going to、be
about to、be due to、be
to 等各式各樣的用詞,例如 The president is to give a speech in a minute,看上去像是現在式,實際上是表達將來的時態。
基於以上的原因,若要一口咬定英語有將來式,理據恐怕相當薄弱,假使將來有權威學者一舉推翻英語的
future tense,那麼很多文法書要重新寫過。
我覺得反對未來式既理據未係極有信服力。
回覆刪除第1點, will 可以被認為係整個動詞變形既一部份。
第2點可以咁睇, will 存在兩種解讀方法, 一種係表達意願呢類。另一種真係想用"未來式"表達未來既事件。雖然冇人能確定未來, 但未來既描述非真即假, 冇人會限制描述既事件要說者確定為真。兩種解讀方法用意不同, 不構成衝突。
第3點只係表示有"取代品", 不會因此同"未來式"有衝突。
不知道筆者認為反對未來式既講法有冇信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