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九聲和六聲之辯

我們都知道國語有四聲,有人認為輕聲應列為第五聲,筆者不太同意,因為輕聲只是把某個本已有聲調的字放輕來讀,令原來的聲調減弱,我會視之為「變調」。

至於粵語,有人說九聲,也有人說六聲,兩種說法爭持不下。那為甚麼會有九聲和六聲之辯?

我們先用一句口訣總結粵語的所有聲調:

1(陰平)
2(陰上)
3(陰去)
4(陽平)
5(陽上)
6(陽去)
7(陰入)
8(中入)
9(陽入)

這是傳統上分析粵語聲調的方法,不過仔細聽起來,其實 789 的音調和 136 是一樣的,大家可以嘗試讀出來感受一下:

1 vs 7
3 vs 8
6 vs 9

以上三組字的音高(pitch)沒有不同,差別只在於 136 是長音,發音稍為拉長也無損音質,而 789 是入聲,發音一出就要急促收回。

如果從聲調的高低(pitch of tones)來論,粵語是有六聲,但如果把聲調的長度(length of tones)也考慮在內,粵語就有九聲,所以一直以來都有九聲和六聲之辯,後來有人提出「九聲六調」,強調有「九種聲調,六個音高」,這個說法是現時最多學者採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