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Long time no see

我們都知道 long time no see 早已堂堂正正進入英語裡,用正式的英語表達是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we saw each other last time,這麼長難怪連英文人都棄之而選用 long time no see。不過筆者曾聽到一些爭論,粵語人說這是出自廣東話的「好耐冇見」,國語人又說這是出自國語的「好久不見」,究竟誰是誰非呢?

從歷史上看恐怕難以得出定論,筆者純粹從語言上去研究。Long time no see 短短四個字,關鍵在於 no

國語的「不」一般用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例如「不動」、「不去」、「不禮貌」、「不漂亮」等,這個「不」相當於英語的 not;如果用於名詞前,國語會用「沒(有)」,例如「沒錢」、「沒空」、「沒電」等,這個「沒」相當於英語的 no

粵語則不一樣,在動詞或形容詞前一般會用「唔」,例如「唔知」、「唔講」、「唔靚」、「唔小心」,這個「唔」相當於英語的 not;粵語的「冇」多數用於名詞前,例如「冇錢」、「冇野食」、「冇著數」等,這個「冇」相當於英語的 no,但「冇」也可以用於動詞前,例如「冇做(好耐)」、「冇見(一排)」等。

由此可見,long time no see 是直譯的中式英語,理應是出自粵語的「好耐冇見」,國語的「好久不見」直譯的話應該是 long time not see,因為 no 在國語並不相當於「不」,在粵語卻相當於「冇」。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薯片」和「薯條」

香港人大都喜歡吃零食,當中一定少不了「薯片」和「薯條」。有關「薯片」和「薯條」的英文,我們都知道有英式和美式的分別,從小開始老師都是這樣教的:

薯片
英式:crisps
美式:chips

薯條
英式:chips
美式:(French) fries

在香港所見的薯片包裝基本上都是用 chips,最常見的是 potato chips,如本港發售的珍珍薯片和卡樂B薯片,如非英國當地出產的薯片,幾乎不會見到 crisps。但 chips 不一定指馬鈴薯所製,可以是玉米所製,一般會用美式 corn chips,如果用英式會變成 maize crisps,但筆者沒聽過有人這樣說,始終薯片的出口商以美國為主。此外,本港很受歡迎的 Doritos 玉米片,英文是 tortilla chipstortilla 是專指墨西哥出產的玉米薄餅,tortilla chips 就是模仿這種薄餅製成的玉米片。

相比起來,「薯條」的英文叫法更加混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英美國家出產的多數是薯片,但作為零食的薯條則很少,我們吃的薯條通常是日本出產的。原來對於西方人來說,crisps/chips 是把馬鈴薯炸到爽脆然後冷吃(eaten cold),所以是「硬」的,這跟我們對「薯片」的概念差不多;不過他們心目中的 chips/fries 卻是鮮炸而且還燙熱的薯條,所以是「軟」的,好像英式的 fish and chips 和麥當勞的 French fries,這跟我們對「薯條」的概念有很大出入。那麼香港發售的「薯條」用英文怎麼叫呢?

結果發現說法不一,例如:
卡樂B什菜薯條叫 ‘Vegetable Fries’
卡樂B蝦條叫 ‘Prawn Crackers’
桃哈多玉米條叫 ‘Caramel Corn’
粟一燒以前叫 ‘Grilled Corn Stick’,現在叫 ‘Grill-A-Corn’
卡樂B Jagabee 薯條類似西方的薯條,但其包裝上不見有英文叫法。

其他薯條大多出自日本,包裝上一般只用日文,而事實上用英文表達也難以統一,只可以說西方的「薯條」一般是熱食,但我們的「薯條」除了是熱食,也包括涼了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