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粵語的 aspect marker

粵語的動詞有一種明顯的特色,就是後面可以附加一些助詞 (particle),以表示動作的體貌,在語言學上稱為 aspect marker。相比普通話,粵語的這個特色是更加貫徹始終的,為甚麼這樣說?先看看以下的例子,你會慢慢了解。

」:表示動作完成
例子:我食飯。(我吃飯了。)
*普通話一般把「了」放在句末。

」:表示動作全部完結
例子:我做功課。(我做完功課。)
*粵語也可以說「我做完功課」,但「哂」必須附於動詞後面而不能單獨使用,比較有 marker 的特色,而且「哂」含有「全部都」的意思,這種情況不能用「完」,例如「唔該哂」不能說「唔該完」,「你講哂畀佢聽?」不能說「你講完畀佢聽?」。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例子:我食飯。(我在吃飯。)
*普通話沒有這個 marker,只能在動詞前面加「(正)在」。

」:表示動作或狀態持續進行
例子:佢着背心。(他穿着背心。)
*注意「緊」和「住」的差別:「佢着緊衫」表示「他正在穿上衣服」的動作,「佢着住衫」表示「他穿着衣服」的狀態。

」:表示動作曾經發生
例子:我住北角。(我在北角住過。)
*普通話很少直接說「住過哪裡」;另外台灣國語傾向把「過」與動詞脫離並放在句末,例如上句會說成「我住在北角過」。

」:表示動作短暫進行,抱有嘗試的心態
例子:我試件衫。(我試一下這件衣服。)
*普通話要用「一下」,雖然都是用在動詞後面,但不像粵語的「吓」具有黏附的特性。

」:表示動作進行了一段長時間,猶如習慣
例子:我中午食呢間餐廳。(我中午通常在這家餐廳吃。)
*普通話沒有這個 marker,只能用時間副詞如「通常」、「一般」來表達。

」:表示動作每一次進行
例子:我食魚生都肚痛。(我每次吃生魚片都會肚子疼。)
*普通話沒有這個 marker,只能用「每次都」來表達。

」:表示動作發展到極的狀態
例子:呢個問題我諗都唔明。(這個問題我怎麼想都不明白。)
*普通話沒有這個 marker,只能用「怎麼都」來表達。

從以上的例子可見,粵語跟動詞有關的 aspect marker 非常豐富,部分甚至是粵語專有的,普通話需要用其他表達法。

說粵語的你,現在有沒有更了解自己的母語?

5 則留言:

  1. 粵語是方言,它好像比普通話更古老吧。文字的複雜性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歷史。文字簡化可以讓它更普及。回想現代韓文的源頭,普通話作為華人的通用文言,它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也讓中華民族的的歷史和文化得以伸延。:)

    回覆刪除
  2. 多謝你的留言,但有幾點我想補充一下:
    1. 我不會把粵語稱為方言,粵語具有屬於自己的完整體系,我認為粵語是其中一種漢語,因限於地區使用,也可稱為地方語言。
    2. 粵語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普通話只有三四百年,粵語當然比普通話古老,甚至更正宗。
    3. 關於「文字簡化可以讓它更普及」,抱歉我不太認同,繁體字在港、澳、台一直沿用至今,即使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在使用上也毫無問題,如果文字簡化的目的是讓外國人更容易學,我寧願繼續保留複雜的文字,這是自我身份認同的堅持。
    4. 普通話因歷史關係被選為官方語言,這既然是不能變改的事實,也只好既來之則安之,不過「讓中華民族的的歷史和文化得以伸延」我實在不敢苟同,當普通話被定為官方語言而不停坐大,其他地方語言只會不斷被邊緣化,普通話的用詞和句法被高舉為標準漢語,結果令其他歷史更悠久的漢語語種如粵語、閩語、吳語等淪為所謂的「方言」,這對我來說是扼殺、淘汰甚至是殲滅,我並不願意看見這個情況持續下去。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認同。其實「中華民族」就是個穿鑿附會的、為了政治目的的新造詞。
      如果「中華民族」是指56個民族,就要積極保存各民族的語言,這樣才真真正正「讓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得以伸延」,而非不斷散播「說普通話,做文明人」這些政治宣傳口號,把其他民族的語言和地方語言標籤為「不文明」的東西。

      刪除
  3. 各位的回覆都十分有趣:
    原來筆者所提出的”地方語言“跟”方言“不同。留言好像沒有說粵語不正宗吧。喲,文字簡化,查了一下,原來韓王把文字簡化裏就是政治原因。平衡?應該是很難的吧。
    近來看了一段話:“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在操場上互相爭吵時,我們常常會說,你所說的(關於別人的)其實都是(關於)你自己。” 值得反思。

    回覆刪除
  4. 是不是還有:

    「食晒啲嘢」,把全部食物都吃了。
    「食埋啲嘢」,把餘下的食物吃完。
    「食gam2啲嘢」,把部分食物吃了,還有些未吃。
    「你琴日做乜嘢?」,你昨天做什麼?
    「你琴日做乜嘢nei4?」,你昨天做過什麼?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