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偶然看了一個影片,介紹廣東話對家人的稱謂,發現在語音上有一些奇妙的地方。
首先,很多字本身是屬於某個聲調,書面上我們會讀原來的聲調,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傾向變調:如果兩個字是第一聲,第一個字會變為第四聲;如果兩個字是第四聲,第二個字會變為第二聲;如果兩個字是第二聲或第六聲,兩個字都會變調。例如:
「爸爸」:書面語是 baa1 baa1;口語是 baa4 baa1
「媽媽」:書面語是 maa1 maa1;口語是 maa4 maa1
「哥哥」:書面語是 go1 go1;口語是 go4 go1
「弟弟」:書面語是 dai6 dai6;口語是 dai4 dai2
「姐姐」:書面語是 ze2 ze2;口語是 ze4 ze1
「妹妹」:書面語是 mui6 mui6;口語是 mui4 mui2
「爺爺」:書面語是 ye4 ye4;口語是 ye4 ye2
「嫲嫲」:書面語是 maa4 maa4;口語唯一保持不變
「公公」:書面語是 gung1 gung1;口語是 gung4 gung1
「婆婆」:書面語是 po4 po4;口語是 po4 po2
這裡衍生一個問題:「嫲嫲」是唯一不變調的例外情況,若按變調的規則來說,因「嫲」是第四聲,第二個字理應變調為第二聲,但為甚麼不變呢?
我猜箇中原因可能是出於廣東話有個詞語叫「麻麻地」(maa4 maa2 dei2),表示「很一般,沒甚特別」,語義帶貶,為免「嫲嫲」變調後與「麻麻」同音,聽起來有點對長輩不敬,故此「嫲嫲」是唯一沒有變調的稱謂。
另外,我們口語上也經常用「阿」(aa3)來稱呼,此時不須重複疊字,只須用「阿」加其中一字就可以,理論上第二個字會沿用原來的聲調,但結果發現又有些例外情況:
「阿爸」:aa3 baa4(不用原來的 baa1)
「阿媽」:aa3 maa1
「阿哥」:aa3 go1
「阿弟」:廣東話一般不這樣叫
「阿姐」:廣東話一般不這樣叫
「阿妹」:aa3 mui2(不用原來的 mui6)
「阿爺」:aa3 ye4
「阿嫲」:aa3 maa4
「阿公」:aa3 gung1(*較為少用)
「阿婆」:aa3 po4(*較為少用)
*由於「公」和「婆」可指一般的長者,所以較少以「阿公」和「阿婆」來稱呼自己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不過,以上仍然衍生兩個問題:
1. 為甚麼「阿爸」和「阿妹」不用原來的聲調?
如果「阿妹」用第二聲聽起來較響亮,這樣可以理解,那「阿爸」又為何會用低沉的第四聲?這點令人費解。
2. 為甚麼廣東話一般不會叫「阿弟」或「阿姐」?
香港人在口語上一般會叫「弟弟」為「細佬」,但幾乎不會叫「阿弟」,以我所知,在閩南話和潮州話有「阿弟」這個稱呼(音 aa3 di2),偏偏在廣東話卻沒有。至於「姐姐」,香港人在口語上一般會叫「家姐」,這點不知是否因為「阿姐」另有別義,在廣東話裡「阿姐」(aa3 ze1)經常用來指對中年女人的稱謂,而且略帶蔑意,很多上了年紀的女士都不喜歡被稱為「阿姐」,所以家中的「姐姐」也不會叫作「阿姐」。
645AA
回覆刪除amiclear for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