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翻譯的細微之處

英漢翻譯是一道可以談很久的話題,除了要留意對應詞彙和語法毛病之外,有時還要注意一些習慣用法,甚至文化上的差異,筆者嘗試舉以下兩個例子加以解釋。

1.     James and I were close friends when we were in college.

以上這句,照字面意思來譯就是「詹姆斯和我在大學時是很要好的朋友」,語法正確,意義上也沒有甚麼問題,不過細心的讀者如果對中文的慣性表達法很敏感的話,來回朗讀數遍,可能會察覺到有點奇怪,怪在哪裡呢?問題就在主語的次序上。英語的主語若包括別人和自己,習慣上次序是 “… and I”,幾乎不會說 “I and …”,但換了中文,說成「…和我」卻不是中文的習慣用法,我們一般都是說「我和…」,所以上句如果譯成「我和詹姆斯在大學時是很要好的朋友」,聽起來就自然得多了。這個細微的分別不涉及語言上的規則,純粹是中英表達法有不同的習慣和取向。

2.     Can I have another piece of pizza, Mum (BrE) / Mom (AmE)?

以上這句也是淺易的英語,直接翻譯就是「我可以多吃一件比薩餅嗎,媽媽?」,同樣沒有甚麼語病或歧義,但聰明的讀者一看應該就能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英語的疑問句若是提及別人,很多時候會把稱呼或名字放在句末,例如說 “Could you help me carry the bag please, Ray?”,但華人很注重禮儀,一般會先稱呼對方,然後才道出說話的內容,若是有求於別人更是如此,例如說「馬老師,請問我的女兒最近在學校表現怎樣?」,故此上句應該要譯成「媽媽,我可以多吃一件比薩餅嗎?」。這個分別是中西文化上的差異,也不是單憑對語言的認知就能解釋清楚,平時寫作必須提高語言的觸覺。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情景」vs「情境」

前幾天同事突然問「情景」和「情境」有甚麼分別,這個問題頗有挑戰性,因兩者之間的關係有點抽象和玄妙。

「情景」和「情境」的分別,其實就是「景」和「境」的側重點有別

「情景」著重於「景象」(scene),多為以往曾經出現過的畫面、場合、片段等,而且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可能是令人懷念的感觸場面,也可能是令人傷感的不快回憶,這些都是具體的、可追溯的景象,例如:
當天離別的情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看見眼前雪花紛飛,不禁泛起一幕幕浪漫的情景。

「情境」則著重於「境地」(condition),多為假設的、幻想的情況,一般用於讓人設身處地,在某個狀況下會怎樣做,現實中事情不一定有發生,而且不太涉及個人情感,通常是考驗人在不同的處境下如何應對,例如:
在那種情境下,他寧願抽身而退也不會牽連進去。
如果你身處她這樣的情境,你又能冷靜地看待事情嗎?

普通話的「景」讀第三聲,「境」則讀第四聲,憑語音可能不難分辦兩者,但廣東話兩字同音,所以不少香港人都混淆了兩詞。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病假用 sick leave?

不久前看報章,有名英語導師說香港人請病假經常說 to take a sick leave,該導師指出 sick leave 一般用於病情嚴重如需要做手術時才用,平時只需說 to call in sick

筆者對這個說法有點質疑,請教了一位美國的好友,發現以上的說法不夠全面,有誤導之虞。

沒錯,sick leave 可以是指重病時需要請一段日子的病假,但其實沒有明文規定必須要重病,sick leave 真正的含義是預先知道要請,而且通常已有醫生紙證明,例如你前一晚不舒服,不管你患甚麽病,去看了醫生及拿了假紙,這已經是名正言順的 sick leave,甚至你預約了醫生做身體檢查,同樣是 sick leave,這都是事先知道的。除了 sick leave,其他類型的 leave 都是一早準備好就預先申請的,例如 annual leave(年假)、maternity leave(產假)、study leave(進修假)、compassionate leave(恩假或喪假)等。

至於 to call in sick,意思是指當天起牀後臨時覺得不舒服才打電話請的,如果是寫電郵通知則說 to mail in sick(不肯定現在是否還可以說 to whatsapp in sick!),這其實是時間先後的問題,與病情沒太大關係,而且這個說法一般都是由第三人稱講的,例如你的同事說 She's called in sick,「我想請病假」恐怕不會說 I would like to call in sick,聽起來也於理不合吧。

此外,leave 作為名詞是不可數的,故此不能說 to take a sick leave,最多只能說 to take / ask for sick leave,或者說明多少天,例如 to take a day's / a week's sick leave,但說 a sick leave 絕對是錯的。不過,我認為 sick leave 是一種請假的機制,用於轉述還可以,直述真有點過分嚴肅,乾脆說 I'm sick / I'm not feeling well so I'll take the day off 不是自然得多嗎?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龜」來吧

英語表示「龜」主要有兩個詞:tortoise turtle(還有一種叫 terrapin,但不太常見,故不說了)。很多人經常混淆兩者,沒錯,大多數人都知道一種是活在陸地上,另一種是活在大海裡,但由於兩詞讀音相近,拼法也有點相像,即使今天熟記 tortoise 是陸地的,turtle 是大海的,隔了一年半載,又忘記了。有一個較易記的方法,只要記住《龜兔賽跑》這故事的英語是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在陸地上跑的固然就是 tortoise 了。

tortoise
turtle

有這個疑難,明顯是因為英語沒有一個特定的通稱(
generic name)指明「龜」這種動物的類別(雖然有個學術名詞叫 chelonian,但相信沒有人會把它掛在嘴邊吧)。不過,翻查一些資料,發現美式英語偏向用 turtle 來泛稱「龜」,所以著名卡通《忍者龜》英語就是 Ninja Turtles(牠們其實在陸地活動較多),然而英式英語卻沒有這個用法,tortoise turtle 仍然是獨立的。

Ninja Turtles

其他語言又怎麼樣呢?不妨看看法語和中文的表達。

法語表示「龜」只有一個詞,叫 tortue,可以泛稱任何龜類,但同時亦專指陸地上的龜,即是等於 tortoise,至於大海裡的龜,法語用形容詞表示,叫 tortue marine (= sea),其他種類的龜都是用 tortue + adj 表示。除了法語,很多歐語都是這樣表達的。

中文可以單一個字稱「龜」,也可以兩個字稱「烏龜」,「烏」純粹形容龜身是黑色的。「龜」是泛稱,並沒指明甚麼類別,要指明的話只需在前面加上定語,例如 tortoise 是「陸龜」,turtle 是「海龜」,既方便又易記。

最後再總結一下英法中表示「龜」的說法:


通稱
陸地上
大海裡
英語
沒有
(美式英語偏向用 turtle
tortoise
turtle
法語
tortue
tortue
tortue marine
中文
龜/烏龜
陸龜
海龜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品味」vs「品位」

港人常用「品味」一詞,指人對事物的鑒賞力,尤其是對高檔、昂貴、奢侈的物質,當中的「品」強調人要有一定的品質、水平,而「味」強調事物要有多少的格調、情趣,方可令人「品」嚐玩「味」,「品味」可謂與英文的 taste 同出一轍,同樣是由味覺慢慢滲透再而擴散到其他範圍。

相比之下,港人未必太熟悉「品位」一詞,「品位」在內地頗為流行,其實內地人所說的「品位」與港人的「品味」大致相同,意義上兩者差不多,但側重點稍有不同。

「品位」本意是官階、職級,亦即具多少「品」的官「位」,後來慢慢演變為泛指人的素質、水平,這個「位」強調人的檔次、級數、水準,階級意識比較濃,與「味」的純粹欣賞、享受有些不同。

「品味」和「品位」還有些甚麼差別呢?

港人說的「品味」一般只形容人,「有品味」就是說某人很講究注重事物的好壞,不隨波逐流,但「品位」還可以形容事物,例如「她買下一匹高品位的綢緞」。


「品味」通常用來談論人對飲食、衣着、收藏品等的選擇或追求而「品位」還可推及至人的言行、修養,例如「他的談吐很有品位」,這點則不能說「品味」

雖然內地人常用「品位」,但有時也會用「品味」,不過這個「品味」多作動詞用,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等於英文的動詞 taste,即「嚐出…的味道」,例如「大會請了專家來品味這壺酒的醇度」,此處的「品味」港人則多用「品嚐」。另一個意思就是引申至體會、領悟抽象的事物,例如「他仔細品味文章的內容,才明白作者的原意」,這個「品味」港人多用「咀嚼」。

值得一提,「品味」和「品位」在國語的讀音都是 pin3 wei4,下次如果聽到內地人講「pin3 wei4」,看看自己能否猜出對方是想說「品味」還是「品位」。